余承东宣布问界M8订单突破10万台后,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5:36 2

摘要:近日,余承东高调宣布旗下全新中大型SUV问界M8预售订单突破10万台,日均揽单超3000台,甚至出现展车到店3天新增1万订单的盛况‌。这本该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高光时刻——毕竟在36万+市场,单款车型预售破万已是佳绩,而10万订单直接碾压特斯拉Model Y的首

近日,余承东高调宣布旗下全新中大型SUV问界M8预售订单突破10万台,日均揽单超3000台,甚至出现展车到店3天新增1万订单的盛况‌。这本该是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高光时刻——毕竟在36万+市场,单款车型预售破万已是佳绩,而10万订单直接碾压特斯拉Model Y的首月订单纪录。但奇怪的是,评论区却炸开了锅:还在玩小订,‌实际销量拉胯。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舆论场,揭开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信任危机的冰山一角。

一、10万订单背后的“数字游戏”

从参数看,问界M8确实有成为爆款的潜质。5190mm车长、3105mm轴距带来的“移动客厅”级空间,宁德时代神行电池支撑的1526km综合续航,以及华为ADS 3.0智驾系统配备的3颗激光雷达,每一项配置都精准戳中家庭用户痛点‌。

但网友的质疑点恰恰在于:‌“订单”不等于“销量”。根据行业潜规则,新能源车企公布的“订单”通常包含三种类型:可随时退款的小订(通常500-2000元)、需支付更高定金的大定(约5000-2000元)、以及锁定配置的锁单。而问界M8的10万订单中,绝大部分是“0元小订”或“500元意向金”,消费者连实车都没摸到就能随时反悔。这种统计口径的模糊性,让数据真实性大打折扣。

更刺痛消费者神经的,是2024年某新势力上演的“订单神话”——宣称48小时收获10万大定,结果全年交付量不足3万。这种“注水操作”拉低了整个行业的信用值,也让问界M8的10万订单天然背负“原罪”‌。

二、华为系的“数据信任危机”

如果说订单统计规则是导火索,那么华为系产品近年来的“数据争议”才是点燃舆论的火药桶。2024年,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宣称预约量突破600万台,但某东平台实际销量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数据;鸿蒙智行旗下智界R7上市初期月销破万,如今周销量却跌破2000台‌。这些案例让网友形成条件反射:‌“华为系的数据,还是要谨慎对待”‌。

这种信任崩塌的背后,是营销话术与用户体验的撕裂。余承东在发布会上喊出“远远超越、不要嘲笑他”时,弹幕刷屏的却是“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不得不说,余承东的营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问界M8带来极高的流量,也能引起很多人对问界M8的反感。基于此,我认为余承东真的要改改营销放弃了。毕竟真诚和接地气才是赢得用户青睐的法宝。

三、36.8万元定价的“认知鸿沟”

争议漩涡中,最耐人寻味的是价格质疑。问界M8的36.8万元起售价,直接闯入奔驰、宝马、奥迪主力车型的腹地。尽管官方强调这是“家庭智慧旗舰SUV”,但消费者心里面有本明白账:同价位能买到宝马X3顶配、奥迪Q5L quattro,为什么要选择赛力斯呢?

说白了,在相当一部分高端用户心目中,国外豪华品牌的影响力仍然很强大,华为赋能的问界M8并没有俘获这些用户的心。

写在最后

这场争议的本质,是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营销战”转向“信任战”的必经阵痛。当抖音直播揭开工厂底裤、小红书用户晒出真实用车日记,厂商的“订单神话”越来越难忽悠年轻人‌。要想重建信任,车企或许该学学手机行业——公布大定/锁单转化率、披露退订率、第三方平台同步销售数据。毕竟,真正的爆款不需要“注水”,就像真正的标杆从不怕“围观”。

来源:阿伟议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