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耕”出丰收新希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8 16:26 1

摘要:春日的巴彦淖尔大地上,农牧民正忙碌地开展春播工作,一派繁忙景象。在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集中连片优质小麦专题示范园区的2000亩示范田里,新科技的应用正成为破解传统农业增产难题的“金钥匙”。

春日的巴彦淖尔大地上,农牧民正忙碌地开展春播工作,一派繁忙景象。在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集中连片优质小麦专题示范园区的2000亩示范田里,新科技的应用正成为破解传统农业增产难题的“金钥匙”。

技术人员调试大型匀播机。

4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小召镇土城子村的小麦种植示范田,只见搭载北斗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设备的大型匀播机在田间快速行进,划出一道道笔直的线条。机械所过之处,小麦播种、水肥一体化滴灌管道铺设一次性迅速完成。与传统条播技术相比,匀播技术使得土地更加平整、麦种分布更加均匀,有效提升了光热资源利用率,为小麦的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查看滴灌管道铺设情况。

“2025年,我们镇接到了6000亩小麦种植任务,已经全部落实完成,并且组织实施了2000亩连片小麦种植示范田。”西小召镇三级主任科员聂明说,“示范田采用了水肥一体化种植、新型播种方式等先进农业技术。根据地力情况和多年耕种经验,预计小麦亩产能达到450—500公斤,增产100多斤。”

使用匀播技术播种的农田十分平整。 李佑臣 摄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西小召镇受黄河水灌溉等条件影响,土地产出低、种植品种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近年来,该镇不断寻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法。通过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对全镇中低产田进行高标准改造,打牢农业发展的根基。

2022年,西小召镇在有条件的区域示范推广黄河水直滤滴灌技术,进一步提升了传统产业的发展潜力。今年,又在2000亩小麦示范田里首次采用了匀播播种技术,并针对河套地区春季干旱的特点,采用了“干种湿出”播种技术,确保种子在最佳墒情下发芽。这一系列措施不仅显著提高了出苗率,还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效果。

“小麦示范园区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新主体、新目标等‘六新’为引领,挖掘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小麦单产提升。”乌拉特前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光表示,“我们通过小麦示范园这一窗口,实现辐射带动,助力全旗小麦种植业整体产量和效益提升。”

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凭手感到用机器,传统农耕方式正被科技力量重塑。随着春播工作的有序推进,这片凝聚了科技力量的沃野正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勾勒出乌拉特前旗小麦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图古斯毕力格

乌拉特前旗融媒体中心记者:常浩琳

新闻编辑:郭玉

来源:内蒙古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