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也没想到,在甲亢哥的此次中国行中,“国潮网红”李美越原形毕露。
文|在望
编辑|南烛春之晚
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
谁也没想到,在甲亢哥的此次中国行中,“国潮网红”李美越原形毕露。
中文翻译向来推崇“信达雅”,而李美越的翻译却主打一个“错乱俗”。
李美越的一系列操作令人窒息,他不仅遭到了网友的口诛笔伐,还遭到了央视的“打码”处理。
今年三月份,美国顶级网红甲亢哥开启了自己的中国行。
影响力如此巨大的美国网红来到中国,这是一次很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机会。
而李美越作为随行翻译,本应该承担起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让甲亢哥更好地了解中国。
但李美越却通过自己“错乱俗”的翻译以及种种言行,将这场翻译之旅变成了一场闹剧。
按理说,李美越作为资深网红,对中国的舆论应该有足够的敏感性,应该知道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但李美越的表现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他刚和甲亢哥碰头时,就展现出了浑身的戾气。
甲亢哥在中国有许多粉丝,他们对甲亢哥的到来夹道欢迎。
甲亢哥面对热情的粉丝也很开心,但李美越却不将粉丝放在眼里。
“这些粉丝真吓人,他们像动物一样狂叫,他们不是正常人。”
更可气的是,李美越是笑着说出这句话的,丝毫不觉得自己说错了话。
这话听得甲亢哥直皱眉头:
“没有人不正常,我看你才不正常!”
坐上车后,李美越又极其轻佻问:
“要不要给几介绍一个中国妹子?”
此处,李美越的英文表达是“chick in China”。
“chick”在英文中是对女性充满侮辱意味的单词。
李美越公开辱女,这让甲亢哥倒吸一口凉气。
所幸甲亢哥的三观很正,直接回绝:
“NO!”
而李美越丝毫没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追问:
“是不是因为chick太多了?”
甲亢哥极度无语,没有再理他。
后来,甲亢哥来到一家理发店打算处理头发。
但因为他的发型比较独特,店员表示不太会处理脏辫,害怕给他剪坏了。
但李美越却告诉甲亢哥,对方是嫌弃你头发脏乱邋遢。
甲亢哥听完后一脸问号,于是找来了另一个小伙子翻译,这才知道是李美越故意挖坑使坏。
即使如此,这家理发店也遭遇了无妄之灾。
事后,店员透露,因为李美越的恶意翻译,门店通过抖音平台的客流量下降了 30%,生意受到了严重影响。
在另一场聚会上,一些女粉丝热情地向甲亢哥打招呼。
而李美越却对甲亢哥小声说道:
“这些女人就是爱管闲事,她们才不是真正的关心你。”
由此种种,李美越的人设崩塌,网上骂声一片。
一个靠吃“爱中国”饭火起来的外国人,居然这么快就露出底色了。
眼看骂声铺天盖地地袭来,李美越终于坐不住了,发布了一则道歉视频。
视频中,李美越声称“我从来没有诋毁过中国,也没有针对中国粉丝”。
在道歉内容里,他只是轻描淡写地承认 “节目效果欠佳”,回避 “chick” 一词的侮辱性本质。
他还坚称对 “中国粉丝行为异常” 的评价是基于与甲亢哥海外粉丝的对比,毫无诚意可言。
没有诚意的道歉只会越抹越黑,这则视频成为了李美越人设崩塌的加速器。
他虽然嘴上说着道歉的话,但肢体语言却暴漏了内心的真实想法。
他在视频中的手势在越南文化中带有轻蔑、挑衅的意味。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李美越的商业价值也遭到重创。
他在社交平台的粉丝量暴跌,众多合作品牌也纷纷与他解约。
而央视更是将李美越在节目中进行打码处理。
官方的态度已经十分明确:流量时代,德行为先,无德之人,必受惩罚。
李美越一边吃着中国的流量福利,赚着中国的钱,却在全球直播中侮辱中国形象,实在令人气愤。
在社交平台的简介中,李美越自称是中美混血。
但是他的身世可经不起细扒。
早在2015年,李美越就曾发文承认自己是美国越南的混血儿。
不过后来为了更好地迎合中国社交平台的流量,他才将身世改成了中美混血。
美越混血儿,也解释了他名字的由来。
古早网友应该还记得,早期的李美越是《非正式会谈》和《汉语桥》中的常客。
后来,李美越迎娶了一位中国女孩,才开始在中国定居。
他通过综艺刷脸和凹“深情丈夫”人设吸引了大量的粉丝。
后来,李美越凭借自身的英语能力,在中国各个街头采访测试路人的英语能力,这些街采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大量流量,帮他圈了数百万粉丝。
2023年,李美越又跟上“国潮”潮流。
他身着极具中国东北特色的 “大花棉袄”,戴着墨镜,大摇大摆地走在欧洲国家的大街上。
那鲜艳的色彩、独特的图案,与国外的街道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瞬间吸引了无数外国友人的目光,也成功引起了国内网友们的关注。
他将“让东北大花征服世界”的话题带上热搜,也让自己晋升为顶级网红。
在视频中,李美越极力将自己塑造成“文化使者”的形象,吃尽了流量福利。
然而,靠着流量吃饭,只要稍有不慎,就会遭到反噬。
经过甲亢哥中国行事件,人们看到了李美越的真实面目。
他并不了解中国文化,也不认同中国的文化内涵,只是将这些中国元素当作获取流量和金钱的工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流量投机者。
同时,网友还扒出李美越婚内出轨、家暴等黑历史。
“深情丈夫”的人设也碎了一地。
这样一个网红,封杀是他的唯一结局。
李美越的 “翻车” 并非个例。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越来越多网红为博眼球、获取利益,不惜突破道德底线,做出伤害国家、民族情感的行为 。
从杜嘉班纳的辱华广告,到某些网红恶意曲解中国文化,这些行为都遭到了大众的唾弃和抵制。
网红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他们不仅是流量的宠儿,更应是社会道德的楷模、文化传播的使者 。
只有“德行配位”,才能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
部分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用真实打破西方滤镜 甲亢哥的奇幻中国行来了
环球网|冲上热搜!百万粉丝网红李美越被央视打码
九派新闻|网红李美越持续掉粉,理发店称因其平台客流量少30%
来源:南烛春之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