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23年08月刊,转载时重新进行了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部分插图,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杂志数字化保存同时进行转载的文章,虽多年份较久,但一是已经足
本文原载于《兵器》杂志2023年08月刊,转载时重新进行了二次内容完善及编辑、补充部分插图,以与同好共同分享。个人认为《兵器》是一本专业、客观的军事杂志,推荐持续订阅,丰富自身的军事及政治知识。将家中杂志数字化保存同时进行转载的文章,虽多年份较久,但一是已经足够为普通网友提供专业的军事基础知识,二是想让读者以另一种比较独特的视角审视曾经的事物和观点。
用“第二次中东战争”来界定发生在1956年10月的那场战事,是欧洲中心论的立场。“苏伊士运河危机”才更能道出这场战争的实质,正是以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为导火索,英国、法国和以色列联手对一个主权国家实施了入侵。
就运河危机期间的空中行动而言,英、法、以、埃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交错其间,作战样式涵盖了空对空格斗、空对地攻击、战略轰炸以及空降。就战术层面而言实在不可谓不丰富多彩。
强有力的埃及领导人纳赛尔。1956年7月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
“首相要发狂了”
尽管大英帝国在1922年就承认了其昔日殖民地埃及的独立地位,却一直维持着驻军。根据1936年和1946年的两份协定,英国军队至迟应该在1949年就完全撤离埃及,但英国人迟迟没有兑现承诺。
埃及新政府在1952年与英国政府又签订了一项新条约,确认剩余的英国军队到1956年将全部撤出埃及。这一协定固然让伦敦不快,而开罗方面在此次谈判中所表明的立场可能更令英国人不安。埃及人明确表示,他们的军队将有能力保卫苏伊士运河的安全。而多少年来,苏伊士运河一直被英国认为是自己在埃及最重大的切身利益所在。
英军士兵在风笛声中登船开赴埃及,此时的大英帝国还不明白自己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之前,英国是埃及的主要武器供应国。但在对埃及自强建军的前景感到不安后,英国人开始刻意拖延武器的交付进程,尤其是新生的埃及空军非常需要的“吸血鬼”式和“流星”式战斗机等,英军派驻埃及的飞行教官也被建议在训练埃及飞行员时“要有所保留”。
英国“吸血鬼”式战斗机
受到制约的埃及人开始向美国求助,但被拒绝了,于是开罗转向了世界两极舞台的另一边。1955年9月,埃及与苏联及捷克斯洛伐克达成协议,通过后者的渠道从苏联引进86架米格-15战斗机及米格-15UTI教练机、39架伊尔-28轰炸机、20架伊尔-14运输机、200辆T-34/85中型坦克以及其它武器。
伊尔-28轰炸机,中国引进之后命名为轰五。
作为米高扬设计局开发的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米格-15在当时是全球最强战斗机的代表之一。埃及空军开始接收米格-15一事震动了西方世界。不止一位军事观察人士认定,这种高速灵巧的苏制战机足以打破当地的军事均衡,甚至“足以改变地区战略态势”。后来还有研究者认为米格-15也可以算是战争爆发的一个诱因。
受此刺激,英国重新开始向埃及输送战斗机,提供了6架最新型号的“流星”NF.13夜间战斗机,使得埃及空军得以组建了第一个夜战中队。但这样的举措为时已晚,第一批米格-15在1955年10月便抵达埃及,加入了第1和第30中队,而第9中队也很快就列装了伊尔-28轰炸机。埃及的心已经不属于英国了。
以色列也同样装备的“流星”NF.13夜间战斗机
1956年6月,最后一批英国军队“如约”离开了埃及,伦敦却心有不甘。米格-15正在陆续抵达埃及这一事实,更放大了英国的心理落差。而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英军撤离埃及仅仅一个月后,埃及总统阿卜杜勒·纳赛尔就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这一消息在英国政界引发了“地震”。曾在二战期间担任外交大臣的时任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对此事的反应极为激烈,他甚至把纳赛尔将运河收归国有之举类比成是希特勒收回莱茵兰。首相府的人后来回忆,“首相简直要发狂了,他打算入侵埃及!”
二战期间的1943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外交大臣艾登。
艾登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的指示下,英军展开了对埃及实施军事干预的准备工作。眷恋于自己在这个区域往日权柄的法国人立即表示有兴趣参加。而在法国建议下,以色列于当年9月同意加入联合行动。
1956年10月22日,一群密谋者聚集到了巴黎郊外的一栋别墅中。他们是英国外交大臣塞尔文·劳埃德、法国外交部长克里斯蒂安·皮诺、以色列总理大卫·本·古里安以及参谋长摩西·达扬和国防部总干事西蒙·佩雷斯。两天后,随着这些人达成了秘密协议,他们所代表的这三个国家即将展开一位英国编年史作家所称的“历史上最短、可能最愚蠢的战争”。
戴维·本-古里安(1886年—1973年),出生于波兰普朗斯克,以色列政治家、第一任总理、以色列国父。
海上力量集结
英、法、以密谋的结果是,三国将对埃及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先是以色列军队进攻西奈半岛,然后英法将空袭埃及要地,并以空降和登陆行动控制塞得港和运河区域,继而与以军夹击消灭埃军有生力量。联合行动起初以“哈米尔顿”为名,但很快就更名为“火枪手”行动,这大概率是从大仲马的代表作《三个火枪手》获得的灵感。
在英法两国的军事行动中,英国将军查尔斯·凯特利爵士被任命为总指挥,法国中将皮埃尔·巴约特担任副总指挥。登陆部队的指挥官是英国将军休·斯托克韦尔爵士。他的副手是法国少将安德烈·博弗雷。英国空军中将丹尼斯·巴内特和海军上将罗宾·杜恩福德-斯莱特分别指挥空军和海军部队。
登陆部队指挥官斯托克韦尔爵士正在“鹰”号航母上向官兵训话。当时英国并没有想到自己不再能横行无忌了。
参与“火枪手”的英法部队由大约4.5万名英国军人和3.4万名法国军人组成,涉及的武器装备数量庞大:包括多艘航空母舰在内的200艘英国军舰和30艘法国军舰、数百艘登陆舰艇、1.2万辆英国作战车辆和9000辆法国作战车辆。此外,为了运送兵员和物资,英国还临时征用了70多艘商船,一名海军将领对此写道,“在旅游旺季不得不征用班轮,这是一出悲剧。
参与行动的英军突击队正在分发手雷。他们所使用的,是二战期间发明并且大行其道的“米尔斯”。
”在庞大入侵舰队开始集结的时候,“鹰”号乃是英国皇家海军状态最好的航空母舰——“堡垒”号航母尚没有舰载机可用,只能用于水兵的基础训练;“阿尔比恩”号则处于复杂检修的收尾阶段。
尽管如此,在“火枪手”行动即将开始时,“堡垒”号和“阿尔比恩”号也完成了全面战备。它们与“鹰”号一共搭载着163架舰载机上阵,其中数量最多的是117架“海鹰”式战斗机。另外则是少量“海毒液”战斗轰炸机和“飞龙”攻击机。
驶入马耳他的英国航母“阿尔比恩”号,该级舰的舰体布局设计源于二战时代,在冷战初期尚不算落后。
投入“火枪手”行动的多艘英国航母,聚集在前甲板上的是“海毒液”战斗机。
霍克“海鹰”(SeaHawk)虽然不是第一种海军舰载喷气战斗机,却是此类型号的早期代表作品。
另外两艘航母“忒修斯”号和“海洋”号虽未处于作战状态,却仍被编入舰队,以部队运输船身份随行。值得一提的是,此后英国正是围绕着这两艘航母采取了一个创新性的举措:为了提升部队的登舰和离舰效率,他们为每艘航母配备了十几架直升机,用来将士兵直接运送上岸。于是便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独创的战术学说,也就是海上垂直部署。
在战事期间充当运输船的英军“海洋”号航空母舰,搭载大批“旋风”直升机。
与英国舰只相比,法国派遣的军舰需要行驶更远的距离才能到达集结区域,因为有不少军舰此前参与了印度吱那的战争。在法军中挑大梁的是两艘航母“阿罗芒什”号和“拉斐特”号,是两艘二手军舰。前者于1948年购自英国,后者于1951年向美国海军租借。法国航母上搭载的是相对过时的活塞式战机F4U“海盗”和TBM“复仇者”。
法国航母“阿罗芒什”号主要搭载着二战时期的活塞式飞机。
法国海军的F4U“海盗”战斗机
空中力量集结
英法舰队于10月末分别从马耳他和阿尔及利亚起锚驶向埃及海岸。相比之下,英国皇家空军相关的兵力调动,在时间上要早得多。实际上,英国空军早在8月初就从本土向马耳他部署了第一批“堪培拉”式战术轰炸机和“勇士”式战略轰炸机。当时距离英国从埃及全面撤军尚不到两个月时间,这表明伦敦政府很早就考虑要在埃及问题上留下“后手”。
时至9月下旬,第9、12、101、109轰炸机中队的29架“堪培拉”B.6轰炸机和第138、148、207、214轰炸机中队的24架“勇士”均已进抵马耳他的哈尔法基地。与此同时,更有越来越多航程较短的战术飞机陆续进驻塞浦路斯——这里比马耳它离埃及更近。到了10月底,塞浦路斯的几座机场都快被不同型号的英国和法国作战飞机塞满了:阿克罗蒂里集中了112架飞机,尼科西亚有127架,廷布也有46架。
图示:堪培拉轰炸机是英国空军第一型轻型喷气轰炸机,1951年开始服役。共生产了1352架,其中901架在英国生产,澳大利亚通过许可证制造了48架,美国通过许可证制造了403架,美军为该机编号为B-57。其侦察改进型直到2006年仍在英军中服役。
“勇士”轰炸机是英国在1950年代研制的战略轰炸机,是英国著名的“3V“轰炸机之一,共生产107架。
这些飞机包括:英军第10、15、18、27、44、61等6个轰炸机中队的“堪培拉”B.2,第139中队的少量“堪培拉”B.6和第13中队的侦察型“堪培拉”PR.7;两个战斗机中队的全新“猎人”式F.1战斗机,一个中队的“流星”NF.13夜间战斗机,3个中队的“毒液”战斗轰炸机;以及法军的美制F-84F“雷电”战斗轰炸机和RF-84F“雷闪”侦察机。
图示:猎人战斗机是英国战后最成功的战斗机,小角度俯冲时可超过音速,机动性不逊于同时代任何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除装备皇家空军外,还出口超过19个国家。
由于英国人不太乐意与大量法国战机“分享”塞浦路斯,法国空军的若干飞行单位只得部署到了以色列。10月23日,隶属于EC1/2、EC2/2和EC3/2中队的18架“神秘”IVA战斗机飞抵海法。为了掩人耳目,这些飞机被涂上了以色列空军的大卫星标记,对外宣称是以军的第199中队。
第二天,EC1/1、EC2/1和EC3/1中队的18架F-84F接踵而至,成了以色列空军的第200中队。与这些飞机同来的是法国驻以色列特遣队的总指挥佩德里泽上校,以及两支飞行队的指挥官佩瑟瓦尔上校。
“神秘”是法国的第一款喷气式战斗机,采取了后掠翼和水平尾翼面设计。于1954年至1956年间加入法国空军。
以色列人正热切盼望着行动时刻的到来。英国和法国采取行动的出发点是想要保持其在埃及和西亚的控制权,而以色列则要确保自己的独立地位。复国后的以色列在充满敌意的阿拉伯邻国中存在了8年半。当埃及对以色列港口埃拉特附近的水域实施海上封锁后,以色列通往红海的唯一通道也被切断了。
在积极备战的过程中,以色列寻求从西方国家获得现代化的作战飞机,而当埃及从苏联引入先进战机后,以色列人便得偿所愿。到1956年中期,以色列空军已经拥有176架战斗机,其中112架是相对先进的喷气式飞机。在法国大量交付战机之后,以军第101中队拥有多达52架“神秘”战斗机,第113中队有24架“暴风”式战斗机,第115和第117中队则装备购自英国的“流星”战斗机。另外几个中队尚在使用老旧的活塞式战斗机P-51“野马”。
以色列空军“流星”战斗机
不过以色列空军的一个问题是人员不足。截至10月底,在131名合格飞行员中,只有53人具备喷气式飞机的驾驶资格。这一点让法国人和英国人对以色列空军的能力表示怀疑,他们觉得以色列人甚至无法保卫自己的领空。而以色列空军则认为,他们可以单独对付埃及人,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摧毁埃及空军。
强大的埃及空军?
为了对付埃及空军,英、法、以这“三个火枪手”调集了相当可观的空中力量。英法两国更是希望能够在行动初期就把埃及空军摧毁于地面上,因为他们深深忌惮埃及人所装备的苏制先进战机。英国皇家空军、英国海军航空兵、法国空军再加上以色列空军这一组合,当然比埃及空军强大得多。
但是就单一机型的性能而论,联军却没有哪一种战斗机能够胜过米格-15。法军的F-84F速度比米格快,但机动性较差,武器也不如米格-15。至于英军的主力战机“毒液”、“海毒液”和“海鹰”和米格机相比同样处于下风。以军的“神秘”、“暴风”或者“野马”之类就更是等而下之了。
“海毒液”是英国战后由德哈维兰“毒液”发展而来的舰载喷气式飞机。
此外,已经过分拥挤的塞浦路斯和以色列的各处机场都处在伊尔-28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内,如果联军无法掌握制空权而把这些地方暴露给伊尔轰炸机,后果简直不堪设想。同理,一旦海上的英、法舰队也遭遇到埃及空军的密集空袭,前景同样黯淡。
曾经作为埃及空军重要打击手段的伊尔-28轰炸机。
这是伊尔-28轰炸机尾部自卫炮塔及炮塔登机舷梯。
但事实上,埃及空军远没有那么强大。埃及空军确实因为数量可观的米格战斗机和伊尔轰炸机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它仍谈不上是一支足够强大的地区空中武力。1956年夏末,埃及空军6400人的力量主要分配在两个司令部:东部司令部负责监视以色列和西奈半岛边界,中部司令部负责保卫尼罗河三角洲和开罗。
在苏联和捷克的大力帮助下,埃及大规模建设起雷达体系,不少于60座雷达和多处防空中心能够覆盖埃及北部的大部分空域。不过当战争到来时,这个网络中的相当一部分节点尚未进入正常运行阶段。
埃及空军的老旧英制飞机正飞在苏伊士运河上空。
从军机装备角度看,埃及空军实际上处于过渡期。其战斗机部队正从此前的90架“吸血鬼”和30架“流星”战斗机向大约100余架米格-15和米格-17战斗机转换。而基于技术和保障原因,苏制战机的出勤率不会超过60%。
举例来说,第2中队原有30架“吸血鬼”,为了换装米格而封存了其中的12架。在米格-15完全到位之前,可用的战斗机就是18架“吸血鬼”。第30中队刚刚完成了米格-15的换装,但尚未完全形成战斗力。第1中队已经开始第一批12架米格-17战斗机,但可立即用于作战的不超过5架。
陈列于埃及国家军事博物馆的米格-17战斗机。
到“火枪手”行动发起前夕,共保有150架喷气式战斗机和39架喷气式轰炸机的埃及空军,面临着和以色列空军类似的人员不足问题。当时埃军共有440名一线飞行员,但其中获得米格和伊尔飞机驾驶资质的只有大约110人。如果有充分的时间,埃及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可是,他们缺的就是时间。
入夜后的混乱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人率先动手。在几架“蚊”式PR.16侦察机对西奈半岛和苏伊士运河执行了侦察任务后。以军的6个步兵旅、两个机械化旅、一个装甲旅以及一个伞兵旅兵分三路大举侵入西奈半岛,目标直指苏伊士。以色列为自己的进攻赋名“卡迭什”行动,取意自古埃及和赫梯王国著名的卡迭什会战。
西奈半岛地图
当以军的先头部队插向西奈埃军防线后方纵深时,埃及方面起初反应迟钝。由于大量的英国和法国舰只已集中在埃及海岸前,决策者必须观察英法联军的动向。到了30日上午,进抵米特拉山口附近的以色列士兵已经清理出了一条小型跑道,以供轻型飞机使用。此时英法联军尚未采取任何动作,因此埃及最高司令部决定动用一切可用的力量对以军实施反击。
以色列士兵展示在战场上缴获的埃军的无后坐力炮。
7时30分,两架米格-15战斗机首先袭击了米特拉的野战机场,摧毁了刚降落到那里不久的一架“幼兽”式轻型联络/观察飞机。另外两架米格-15随后攻击了行进于萨梅德附近的以军第202旅的一支纵队,摧毁了至少6辆军车。接着又有两架米格-15在西奈半岛上空追逐一架“幼兽”,很快就将其击落。而第5中队的“吸血鬼”和“流星”也多次出动,让以军地面部队遭受了更多的损失。
作为回应,以色列空军这一天出动了不少于37架次的“暴风”、“神秘”和“流星”。15时30分左右,数架以色列战斗机试图挑战埃军的6架米格-15,但被击败。之后埃及战斗机“可以自由扫射地面上的以色列士兵”。
16时过后,6架“神秘”与数架米格-17狭路相逢,以色列飞行员趁着对手在爬升的时候发起抢攻,成功击落其中一架米格。与此同时,几架“暴风”袭击了埃军第2旅的主力编队,从而使得以军第202旅的部分兵力能够在当天晚上进抵米特拉山口。
战斗间隙,处在散兵坑中的以色列陆军士兵正在休息。
当天晚上,一直令英国人感到不安的伊尔-28轰炸机也挂弹出击,对特拉维夫、埃拉特和拉马特·雷切尔的以色列机场实施了空袭。其中一架在归航时因机械事故坠毁。据称苏联和捷克的军事教官积极参与了伊尔轰炸机的任务准备,但并没有随轰炸机行动。
31日上午,战斗进一步升级。在海上,埃及驱逐舰“易卜拉欣·阿瓦尔”号在炮击海法后遭到两架“暴风”的攻击而受到重创,最终被以色列人拖至海法。在西奈,以色列空军全力支援第7装甲旅对阿布·阿盖拉的突击,阻击向当地增援的埃军第1装甲旅。
空地交战中,第116中队的P-51“野马”击毁了6辆埃及坦克,自身亦折损两架,其中一架是在返航时被米格-15击中而迫降,赶来的人发现飞行员死在座舱里。第105中队的多架“流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中队长塔德莫尔少校中弹身亡。
飞越金字塔的埃及空军米格-17战斗机。
截至10月31日晚间,以色列空军在西奈半岛上空共进行了150架次飞行。尽管损失颇大,以军还是成功阻止了埃军的增援部队。埃及的西奈据点已经被孤立。这一天,埃及空军出动逾100架次,埃及飞行员总体而言士气高涨:他们在空战中不落下风,在空对地打击中取得了战果,有力地杀伤了敌人。
以色列占领西奈半岛后,派驻了包括女兵在内的大量部队在这里与埃军对峙。
然而,地面战场的局势就在这个夜里发生了剧变。随着以军第27机械化旅取得突破,埃军在西奈北部的防线瓦解了。仅仅几个小时之内,多路埃及部队就开始分崩离析。也正是在这场混乱之中,英国和法国对埃及发动了第一次空袭。(未完待续)
来源:憑蘩之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