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亿“彩妆鼻祖”被国货打败,曾受中产追捧,如今靠县城贵妇续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7:48 2

摘要:过去几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热闹得像赶集,国货品牌突然就火起来了,

过去几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热闹得像赶集,国货品牌突然就火起来了,

市场份额咋 短短四年的时间,上涨了18%,真正成为了半壁江山。

翻开抖音的彩妆销量榜,前十名几乎全是国货,

也只剩兰蔻还在硬撑,这背后,

国货靠着质量、价格和文化这三板斧,硬是把消费者的心抓得死死的。

而反观曾经在中国大肆收割的蜜丝佛陀,却逐渐变得不吃香了,

曾经的它让人高攀不起 ,是很多中产才能享受的起的,

现在它却被国货毙的满地找牙,再也没有当年的威风了。

国货的质量早就不是当年那副模样,以前一提国货彩妆,

很多人就皱眉头,觉得便宜没好货,可现在不一样了,

比如某个国货眼影盘,用上了进口的硅粉技术,抹上去顺滑得不得了,

跟欧美那些贵牌子不相上下。

还有一款唇釉,原料直接跟大牌一个供应商拿来的,

涂上嘴显色又持久,连挑剔的欧美博主都夸。

还有个品牌的产品,靠着自己的一项专利,能撑半天妆都不花,

连外国电影的化妆师都拿去给演员用,国货这几年硬是靠实力翻了身。

价格更是国货的杀招,同样一管口红,

国际品牌卖200块,国货就敢定价80块。

国货之所以敢这么拼,原因就是我们省去了一大笔要给外国人的渠道费,

国货品牌搭上直播电商的顺风车,直接跟消费者面对面卖货,

省下来的钱要么回馈用户,要么砸进研发,性价比高得让人没法拒绝。

文化这张牌也打得漂亮,国货品牌开始玩起了中国风,

比如有个牌子把自家的产品加进中国传统元素,三天就卖光了。

还有一款锦鲤眼影盘,火到了国外,

日本的年轻人排队抢不说,海外社交媒体上也刷屏了。

这种带着民族味儿的设计,既戳中了国内消费者的心,

也让老外觉得新鲜,国货就这样一步步站稳了脚跟。

国货这边风生水起,外国品牌那边却冷清得不行,

不少品牌纷纷撤离,只剩下大名鼎鼎的的屈臣氏还在坚持。

后来深受大家追捧的贝玲妃,

也直接宣布告别电商平台,甚至连自家的旗舰店都不开了。

直到2025年初,有着鼻祖之名的蜜丝佛陀也撑不住了,宣布线上店铺暂停营业。

这些曾经红极一时的牌子,现在在中国市场像是被冷落的老朋友。

这些国际品牌的麻烦都差不多。

市场变快得像坐火箭,可它们反应慢吞吞的,总是拿老一套对付新需求。

本土化也做得稀里糊涂,海外那套玩法搬到中国来,压根不接地气。

还有营销这块,国货在抖音、小红书上靠短视频火得一塌糊涂,

国际品牌却还指望电视广告和明星站台,年轻人早就看不下了。

外面的变化也给它们添堵,电商平台火起来后,

直播带货成了主流,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到东西好不好用,

国货抓住了这波红利,国际品牌却慢了半拍。

再加上现在的人买东西更看性价比,

那些动不动几百块的国际牌子,吸引力越来越小。

说起蜜丝佛陀,那可是彩妆界的“老祖宗”,

1909年在美国起家,靠着发明第一支棒状睫毛膏、第一款唇彩,

成了好莱坞明星的心头好。

被宝洁收了之后,靠着大公司的资源,

名气传遍了全世界,高端彩妆的名号算是坐稳了。

可到了中国,它的路就没那么顺了,它头一次进来,

就直接定位高端,一盘粉底卖将近600,要知道这可是20年前,

消费者根本不买账,一年后灰溜溜地撤了。

后来年卷土重来,代理商换了策略,主攻二三线城市,

价格也压到200到400块,质量还一点不差。

这招管用得很,从2009年到2014年,生意一年比一年好,

增长速度快到64%,专柜开了760家。

2015年天猫618,蜜丝佛陀卖了12个亿,直接拿下彩妆第一。

好日子没过多久,2017年就变了天,宝洁直接把它转手卖掉了,

它也换了个金主,还把代理权收回去自己管。

可新老板没摸准中国市场的脉,品牌开始走下坡。

到2023年,抖音直播的场子冷得不行,

平均看的人从50万掉到2万不到,天猫排名也滑到50名开外。

它这一次摔跟头,不是运气不好,而是自己没跟上趟,

研发这块太慢,国货一年能出几十款新东西,

它三年才憋出12款,连招牌粉底五年都没换过配方,消费者早就腻了。

供应链也拖了后腿,国货库存21天就能转一圈,它还守着90天的老规矩。

之前的双十一就闹过一场笑话,因为货没备够,

整整断货17天,直播间的人急得没法看。

外面压力也不小。国货品牌靠抖音、小红书跟年轻人打成一片,

它却没抓住这机会,抖音账号2024年3月就不更新了。

新的金主接手以后,产品种类从258个砍到153个,

专柜也缩水得厉害,市场上的声音越来越小。

跟国货一比,速度慢、动作少,蜜丝佛陀自然就被挤到边上了。

消费者这几年也变了心思。

以前买东西 ,很多人就认国际牌子,觉得贵的就是好的。

可现在,年轻人买东西更看实惠和效果。

一份调查说,六成90后女生愿意试国货,觉得便宜又好用。

社交媒体上刷刷评价,看看测评,买之前心里都有数了。

国货还抓住了文化这根线。带着中国味儿的设计,

比如非遗元素、传统图案,让人用着有种自豪感。

国际品牌那点老故事,慢慢就不香了,有人甚至觉得它们“老土”。

从追大牌到挺国货,消费者的想法变了,买的东西自然也跟着换了。

接下来几年,这个市场肯定还得变。数字化会越来越重要,

像用人工智能试妆、定制产品,能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菜。

消费者还开始看重感觉,品牌讲的故事能不能打动人,也成了卖货的关键。

国际品牌要想翻身,得赶紧学着接地气,把供应链弄快点,电商也得好好玩。

国货这边呢,得往外走走,试试高端市场,别老在低价里挤。

他们这一次的动作,就像是个信号,国际品牌在中国不好混了。

国货彩妆这几年硬是凭质量和文化站了起来,

不光抢了国内的市场,连国外都开始有它的影子。

市场这块地盘,跑得快、跟得紧的才能留下,慢一步就得出局。

参考信息:

新京报:蜜丝佛陀两家线上旗舰店暂停营业,母公司科蒂大众美妆业务疲软

北京商报:蜜丝佛陀线上暂停营业 “彩妆鼻祖”等待翻身
南方都市报:一店铺“暂停营业”!知名品牌公告

来源:奇观历史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