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小鹏,这位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在2017年正式加入小鹏汽车,成为了一名“空降”的CEO。他原本只想默默投资,却意外地被卷入了这场造车风暴。初入小鹏,何小鹏秉持着民主与信任的管理理念,公司的重大决策多由包括他在内的“总裁办”共同商讨决定。然而,这种看似和谐的管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云变幻中,小鹏汽车及其掌舵人何小鹏的故事,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从曾经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强势回归,小鹏汽车的旅程充满了曲折与挑战。
何小鹏,这位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在2017年正式加入小鹏汽车,成为了一名“空降”的CEO。他原本只想默默投资,却意外地被卷入了这场造车风暴。初入小鹏,何小鹏秉持着民主与信任的管理理念,公司的重大决策多由包括他在内的“总裁办”共同商讨决定。然而,这种看似和谐的管理方式,却在关键时刻暴露出了致命的问题。
2022年9月,小鹏汽车全新车型G9的发布会,成为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这款被寄予厚望的车型,却因复杂的选配方案和令人费解的定价策略,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从直播间到车友群,骂声四起,原本的订单大规模退订。这场危机,不仅让G9的销量惨淡,更让小鹏汽车的整体销量暴跌,股价一度跌去80%。
面对这场危机,何小鹏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开始深入公司的管理层面,亲自审视公司的每一个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了公司内部的种种问题:供应链的高管涉嫌欺诈,营销部门内耗严重,直营和授权体系各自为政。这些问题,如同一颗颗毒瘤,侵蚀着小鹏汽车的肌体。
为了拯救公司,何小鹏开始了铁血改革。他干掉了“总裁办”,将权利集中在自己手中,开始亲自管理公司的每一个环节。他引入了素有“车圈铁娘子”之称的王凤英作为总裁,这位在长城服务了31年的女强人,以其雷厉风行的作风,迅速在小鹏汽车内部掀起了一场风暴。王凤英对成本管理的严苛,对工作效率的追求,让小鹏汽车的内部管理焕然一新。
同时,何小鹏也开始对高管团队进行大换血。他痛陈“七宗罪”,直言小鹏汽车出的问题核心在人,而人的问题又一定出在他这个CEO身上。于是,他大刀阔斧地裁撤了多位高管,只留下两位核心成员。这一系列的举措,让小鹏汽车正式跨入了以何小鹏、顾宏地、王凤英为核心的领导时代。
在经历了2022年的惨败后,小鹏汽车急需一次扬眉吐气的胜利。于是,在2023年7月,G6车型的发布成为了小鹏汽车的转折点。这款由黄泓霖主导营销的车型,凭借其出色的智驾性能,将小鹏汽车捧上了智驾第一梯队。然而,这仍只是止颓的开始,真正的翻身之战还未到来。
为了彻底扭转局势,何小鹏开始了更加深入的改革。他亲自与员工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他拆除了公司内部的部门墙,打破了各部门之间的隔阂。他加强了采购部门的管理,提高了开会效率,对低效的负责人进行了撤换。同时,他还提拔了大量P9级别的员工,让他们去管理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业务,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思维。
终于,在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开始爆发。从发布MONA M03开始,小鹏汽车的销量一路飙升,总市值也一路突破超1800亿港元,回归到了三年前的巅峰市值。这场胜利,不仅让小鹏汽车摆脱了困境,更让何小鹏证明了自己的领导力和决策力。
如今的小鹏汽车,已经步入了第11个年头。在这个大厂开始反内卷的当下,何小鹏却选择了苦行僧般的生活方式。他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亲自管理公司的每一个环节。他不再顾及个体感受,只为公司的发展着想。这样的何小鹏,虽然不再是那个以好相处著称的企业家,但却是一个能够让公司重生的领导者。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