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孕妇”事件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也引起社会对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随后央视新闻也播出《如何给个人隐私保护,再加把“锁”?》,就为什么会发生“开盒挂人”的情况,这些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等问题,以及背后的黑色产业链,进行了
(记者 林碧涓)近日,“百度副总裁谢广军女儿开盒孕妇”事件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也引起社会对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随后央视新闻也播出《如何给个人隐私保护,再加把“锁”?》,就为什么会发生“开盒挂人”的情况,这些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等问题,以及背后的黑色产业链,进行了深入专题报道。据奇安信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公开报道的至少有471.6亿条数据泄露,较2023年的103.8亿条增长354.3%,数据安全再敲警钟。
数据安全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数据产业的发展,从国际博弈到民生领域,数据安全威胁呈现多维度扩散态势。根据《人民日报》及多份官方报告披露,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期间,赛事信息系统及黑龙江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遭受来自美国等境外势力的网络攻击达 27万余次,其中美国占比超六成;甘肃公安公告,定西市陇西县公安局网安大队近日破获一起特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涉及“接码→卖号→养号→引流”的完整黑灰产链条,查获公民个人信息15万余条,涉案资金200余万元;中国网络安全审查技术与认证中心最新发布的《2025智能家居设备数据安全白皮书》显示,测试的12款主流扫地机器人中,有7款存在家庭空间数据外泄风险,部分设备上传的房屋地图精度达到厘米级,甚至能识别贵重物品摆放位置……
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据要素的价值释放与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是当前社会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一方面,数据通过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实现价值创造和增值,对经济社会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据流动性增强以及数据应用的广泛性、复杂性,使得传统安全边界不断扩展,对数据安全治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科技锻造数据安全利刃
(图片来源:摄图网)
数据安全治理作为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贯穿数据供给、流通、使用全过程。面对复杂的安全形势,通信运营商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守护者,正在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多维度防护体系。
夯实基础,确保数据源头安全。以中国移动为例,其针对客户个人信息泄露风险,配备完善的网络与数据安全技术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客户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参考银行“金库模式”实行“关键操作、多人完成”,通过技术手段,确保所有涉及客户信息操作都有严格审批控制和全面记录与审计,严防内部员工非法违规获取客户个人信息。
多重防护,保障数据传输安全。以中国电信为例,其依托云、网、数、智、安的资源禀赋和基础优势,打造了包括“灵泽”“星海”和“银河”在内的数据要素能力体系。在“银河”数据跨境流动方面,通过构建包含境内专线、跨境智算中心、跨境数据安全网关等关键设施在内的数据跨境平台,提供数据跨境存储、计算和传输全链路能力,同时依托隐私计算、区块链等安全技术能力,实现数据在不同主体间的可信共享和交易。
实践应用总结,保障数据应用安全。以中国联通为例,其依托自身的数据安全实践经验,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数据要素市场化下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并先后在浙江、海南、安徽等省份大数据局落地实施,切实提升数数据安全保障水平。
人才培养+产业协同,推进数据产业发展
数据要素背景下数据安全治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
人才是保障数据安全的核心驱动力。中国电信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安全意识的提升,积极开展技能实训,以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其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已在福建、江苏等地建立网络安全人才实训基地,将理论与实战相结合,并注重产、学、研的密切合作,为安全产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专业人才;中国移动与北京邮电大学合作开设“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专项课程,将运营商实际业务中的数据安全案例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深入了解行业一线的数据安全挑战与解决方案;中国联通举办了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能大赛攻防挑战赛等九技能竞赛,在比拼中提升技能,积累丰富的攻防经验,从而提高攻防实战能力。
数据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协同,在成都市国家数据标注基地牧山园区,中国电信四川公司作为联合建设单位,发布系列AI+四川方言创新应用,聚焦数据标注、数据服务、人工智能、可信数据空间等领域,助力打造国家级数据标注试点基地;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发布《数据要素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对数据要素机构的设立、运营、监管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设立了数据要素机构备案登记制度,确保所有参与数据要素交易的机构都具备合法资质,从而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中国联通启动“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发布“安全产业链联合出海计划”,进一步汇聚网络安全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打造国家级网络安全产业交流促进平台、供需对接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形成央企协同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链新格局。
随着数字中国持续建设,数据体量不断增长、面临问题日益错综复杂,对相应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安全没有终极解决方案,其是一个持续创新、动态防御的永恒课题,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促进数据要素的流通使用,从而实现数据开发与安全的平衡发展。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