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兴县”——“AI,你好”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开启滨海新区小学的科技启蒙课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8 20:16 3

摘要:在滨海新区欣嘉园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一系列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技启蒙课程正在进行。近日,由滨海新区科协、天津启迪之星孵化器、建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惠民兴县”——“AI,你好”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正以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前沿技术为切入点,为40名小学生打开通往

津滨海讯(记者 张惺卓 李楠)在滨海新区欣嘉园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一系列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技启蒙课程正在进行。近日,由滨海新区科协、天津启迪之星孵化器、建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惠民兴县”——“AI,你好”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正以全息投影、体感交互等前沿技术为切入点,为40名小学生打开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这不仅是一堂课,更是一场点燃科技梦想的奇妙旅程。

“会说话的小人”:当科幻照进现实

在欣嘉园实验小学的兴趣班教室里,七寸全息仓中的AI数字人“小智”正眨着灵动的双眼,用稚嫩的童声回答问题,甚至模仿老师的声音朗诵《明月几时有》。三年级的李明第一次看到“小智”时,眼睛瞪得像铜铃:“它怎么知道我在想什么?”包建强老师微笑着引导:“这是因为AI能通过语音识别理解你的指令。”

课堂上,“小智”不仅能实时对话,还能换衣、换脸,甚至克隆音色。当“小智”用校长的声音播报校训时,孩子们的欢呼声几乎掀翻屋顶。包建强趁机讲解:“这就是深度学习中的语音合成技术,就像你们学会说话一样,AI也需要大量数据训练。”

从“听不懂”到“玩中学”:让复杂知识会跳舞

“同学们,如何分辨苹果和香蕉?”包建强的问题引发热烈讨论。“颜色!形状!”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没错,这就是AI视觉检测的原理!”包建强用生活化的类比,将晦涩的技术概念转化为孩子们能触摸的知识。

更有趣的是,包建强带来的AI体感游戏让课堂变成欢乐海洋。孩子们站在摄像头前,摆动双臂控制游戏角色跳跃障碍,逐渐掌握了动作捕捉技术的应用。五年级的一名学生兴奋地说:“原来AI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能和我一起玩的朋友!”

“授人以渔”:用AI工具点亮创造力

不仅如此,包建强还指导孩子们用手机App制作AI作品——将“哪吒”与“敖丙”的图片合成,生成两人拥抱的动画;用AI作曲App为古诗词谱曲演唱。

包建强说:“AI不仅是技术,更是创意的放大器。我希望孩子们学会用工具表达想法,而不是被技术束缚。”这种创作式学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科技的温度,也为未来埋下创新的种子。

突破壁垒:让AI教育从实验室走进课堂

为了让AI教育更接地气,包建强克服了重重困难。他发现传统计算机房对小学生并不友好,于是购置安卓平板,将AI应用直接安装在设备上,省去繁琐登录步骤。“孩子们只需点一点屏幕,就能体验AI的神奇。”高昂的算力费用曾是AI教育普及的绊脚石。包建强通过日租显卡模式,将每堂课的算力成本压缩至80元。他说:“一张显卡月租1200元,但利用率极低。改为按需日租,既节约成本,又避免资源浪费。”这种创新模式为中小学AI教育提供了可行路径。

研学之旅:触摸科技的未来脉搏

据了解,欣嘉园实验小学的AI探索不止于课堂。学校计划为每位老师定制AI数字人,生成讲解各科知识的视频,并利用AI技术辅助体育教学,实现广播操姿势矫正,甚至将学生画作输入AI模型,生成创意作品。

更令人期待的是,孩子们即将踏上无人驾驶研学之旅。在生态城交管局,他们将近距离观察无人驾驶大巴车的工作原理,了解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如何协同工作。“孩子们不会上车,但他们会看到车辆如何自动识别红绿灯、避让行人,这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将永远留在他们记忆里。”包建强说。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AI教育的燎原之势

“我希望总结试点经验,与高校合作培养AI教育人才,推动更多中小学加入科技教育行列。我的主业是开发AI应用,但亲自授课让我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未来,我希望能为不同年龄段孩子设计专属课程,让AI教育像蒲公英一样播撒到每个角落。”包建强说。

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AI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那么,培养适应未来科技发展的高素质AI人才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举措,为‘滨城’的孩子们搭建起接触和学习AI的平台,激发他们对AI的兴趣和热情。我们将资源整合,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将优质的AI教育资源汇聚到新区,让孩子们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营造浓厚的AI学习氛围,挖掘有潜力的学生。同时,我们也希望新区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AI企业和人才汇聚,形成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让AI产业成为新区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滨城’力量。”(区科协供图)

来源:津滨海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