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关税战为何豁免石油?美国担心的能源秩序正在改变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8:43 2

摘要:特朗普对国内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进口豁免关税,对国外的新能源技术产品却往死里整。很显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战,更是全球旧能源秩序与新能源秩序的一次大博弈。

图片来源:Sven Hansche / Shutterstock

摘要:

特朗普对国内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进口豁免关税,对国外的新能源技术产品却往死里整。很显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战,更是全球旧能源秩序与新能源秩序的一次大博弈。

撰文 | 维小尼

编辑 | Tang

4月3日,当特朗普向全世界贸易宣战的时候,意味着由美国创建并主导的国际自由贸易时代正在终结。

尽管企业界和金融界早预期特朗普上任后会提高贸易壁垒,但这一次关税战的规模和范围依然让人意外,连美国的盟友都有点措手不及。

所谓“对等关税”当然只是借口,背后主要目标有三:一是实现贸易平衡;二是希望制造业回流,稳定供应链;三是维护摇摇欲坠的石油美元地位和旧能源秩序主导权。

前两个目标,解读文章很多,本文不再赘述。笔者想围绕特朗普的第三个目标,做一分析。

在特朗普公布"对等关税"政策之后,紧接着抛出了一份长达22页的关税豁免清单,涉及近千种商品。

除了一些人道主义物资,在途商品,出版物和影片等信息类产品,以及受232 条款约束并已经加征关税的产品外,有两类商品特别值得关注,一是煤炭、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产品,二是稀缺矿产资源。

图为美国关税豁免清单。来源:腾道Tendata

对稀缺矿产资源进行关税豁免,这个很能理解。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2024年,美国进口的46种非燃料矿产品占美国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对于其中15种材料,包括对国防和科技行业至关重要的镓、石墨和某些稀土元素,美国100%依赖进口。

中国是美国地质调查局认定的44种 “关键矿物” 中30种的主要生产国。其中,半导体必需的镓、锗,中国控制了全球83%的产量;就连美国国防工业70%的稀土也得从中国买。

尽管特朗普政府宣称的目标是增加国内商品本土产量,但稀缺矿产资源受到储量、位置和可获取性的限制,从发现到生产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考虑到许多矿物在各种供应链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美国国内快速采购材料的选择有限,所以把稀缺矿产列入豁免清单,其实从一个侧面暴露美国矿产被“卡脖子”的短板。

跟关键矿产不一样,石油、天然气是美国的强项。美国既是全球石油第一大生产国,也是第一大消费国,还是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三大出口国,可以说牢牢占据着全球石油市场的中枢地位。

那为什么特朗普在这次关税战中,会把石油天然气等优势产业列入豁免清单呢?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国内通胀压力并保持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有两个:

一是通过这一措施,削弱其他能源国家在国际石油贸易谈判中的筹码,特别是对沙特、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国家的影响。

二是在全球新能源正在崛起,旧能源秩序正在重构的当下,美国受到的威胁最大。豁免传统能源背后,是美国对石油美元体系根基动摇的深层焦虑,以及对新能源革命可能颠覆其全球石油美元定价权的未雨绸缪。

尽管石油美元的地位在上世纪70年代就建立,通过游说沙特等中东国家,采用美元结算石油,但石油的定价权还是在欧佩克手里。那时,美国只是石油消费大国,还不是生产大国。

为保障国内能源供给,美国从70年代就开始禁止石油出口。直到2015年,因为页岩油技术的成熟,美国油气开采爆发增长,石油日产量达1200万桶,超越中东产油大国沙特每天约1100万桶。至此,美国夺得世界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地位。

也就是在这一年,美国取消了已经实施了两代人的原油出口禁令。

至此,美国不仅从金融定价上对石油有很重要的主导权,在生产和消费上也是第一大国。

在传统能源秩序时代,有句话说: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其他国家。

美国显然试图扮演这一独特角色。通过遍布全球的海军力量,美国建立了石油时代的秩序维护者,并希望全球国家能围绕稳定和可预测的石油贸易来构建其经济。

但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产油大国并不听美国的话,沙特等中东产油国也因为以色列原因,经常跟美国若即若离。

所以,这个陈旧的石油秩序并不稳固。为了巩固地位,美国各界政府都会在中东国家闹点事。最近,特朗普还祭出一个“新式贸易武器”——二级关税。

3月24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将对购买委内瑞拉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征收25%的“二级关税”,以惩罚委内瑞拉向美输出非法移民。该措施于4月2日生效。

此外,因在俄乌停火、美伊谈判等事项上“不遂愿”,特朗普近日还“吐槽”俄罗斯和伊朗,并威胁将对所有自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征收“二级关税”,对伊朗实施“二级制裁”。

所谓“二级关税”,显然是一种制裁手段,施加于那些与美国“不待见”国家有贸易往来的国家。通过征收“二级关税”,“不仅惩罚委内瑞拉,还要惩罚其贸易伙伴”。

为了维护石油秩序和石油美元地位,美国除了打击和削弱产油大国的地位外,更担心的是新能源崛起对石油美元的颠覆。

2015年《巴黎协定》的签署和实施,本质上是弱化了传统能源国的投票权。

《巴黎协定》确立了减排目标。在过去十年中,能源转型主要围绕气候问题展开。企业接受了净零排放承诺。投资者将资产分为 “绿色” 和 “棕色” 类别。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蓬勃发展,一些地方甚至占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 90%。

尤其是疫情以及俄乌冲突的发生,让更多国家认识到,能源的安全必须建立在本土化和多样化基础之上。传统化石能源受供应链和地缘政治影响太大,只有更大力度发展本土可再生能源,才能获得“安全溢价”和“绿色溢价”。

德国就是一个案例。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采取了多轮经济和金融制裁,欧洲进口俄罗斯石油数量由此前的250万桶/日削减至零附近,需求缺口迅速由美国、中东、西非和南美等地弥补。其中,美国抢得较大份额。

美国此举不仅为本国石油供应商锁定了巨大的市场份额,还打击了俄罗斯与欧洲的经济合作基础,在遏制俄罗斯的同时,使德国失去了低价能源供应和经济竞争力。

欧洲吃下这个哑巴亏后,下决心发展可再生能源。在这方面,德国又走在前列。

新能源的崛起,对传统的能源体系和能源秩序肯定是颠覆性的改变。

凯雷投资集团能源部门首席战略官杰夫·柯里最近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跨境的化石燃料贸易在2017年达到峰值,随着各国为保障能源安全而加速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投资,化石贸易量将呈下降趋势。这种转变的影响是深远的,曾经依赖美国安全保护伞的国家正急于通过能源来源的本地化和多样化来降低其能源进口中断的脆弱性。可再生能源有一个内在的优势:没有人能制裁你的阳光,也没有人能封锁你的风。

对于这种转变,作为传统能源秩序的守护者——美国,肯定是不甘心的。尤其是像特朗普这样的共和党,是美国石油巨头利益的代表,一上任就全面放开石油开采,废弃拜登清洁能源技术的各种补贴,通过关税壁垒延缓新能源技术扩散,实质是为石油美元秩序做一次挣扎。

对国内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进口豁免关税,对国外的新能源技术产品,却往死里整。

中国的光伏、锂电关税升至104%和82.4%,累计关税创下新的记录。不仅围堵中国,还围堵柬埔寨、老挝、越南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这几个本轮被征收关税最高的四个国家(征收比例均超过了40%),正是中国新能源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子制造等投资热度很高的国家。

很显然,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贸易战,更是全球旧能源秩序与新能源秩序的一次大博弈。

-------

参考资料:

[1]https://www.latitudemedia.com/news/trumps-trade-war-signals-a-shift-in-the-global-energy-order/

[2]https://mp.weixin.qq.com/s/lxUMTMSOJGHSk3jv66cp_g

[3]https://www.fortunechina.com/magazine/c/2022-05/11/content_410284.htm

[4]https://mp.weixin.qq.com/s/hhH9oGoD-8T7DaOesVQoHg?mpshare=1&scene=1&srcid=0407g1SDYc2TeARZD5TkuvQs&sharer_shareinfo=64fb11523e8d229a4c82b13227c523d4&sharer_shareinfo_first=64fb11523e8d229a4c82b13227c523d4#rd

[5]https://theconversation.com/what-donald-trumps-dramatic-us-trade-war-means-for-global-climate-action-253740

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和传播,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环球零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