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斯称:“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我们向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中国是乡巴佬?特朗普气不过要加税50%,中方不惯着还有这6大招!
美国政坛集体破防了,从总统特朗普到副总统万斯,都像是被被踩了尾巴的猫,看来中国的这次反制真把他们打疼了。
副总统万斯最近在福克斯新闻的访谈,竟然脱口而出"中国乡巴佬",惊得美国网友直呼其愚不可及!
万斯称:“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我们向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借钱,来购买中国乡巴佬制造的东西……”
peasants这个词在美式英语里可不是简单的"农民",而是带着浓厚西方中心主义的贬义词。
对于万斯的不当用词,美国网友都看不下去,直言"他该去中国看看"。BuzzFeed新闻网直接开炮:"万斯副总统最大的本事,就是让美国人集体社死"。
万斯这句话的背后是无法掩盖的“美式傲慢”,被万斯贬为"乡巴佬"的中国,高铁里程能绕地球赤道一圈半,5G基站数量占全球60%,手机支付智能AI等等都在全球领先位置。
反观美国,中西部铁锈地带的废弃工厂里,倒是真有不少失业工人过着"乡巴佬"般的困顿生活。
对于美副总统的冒犯言论,我外交部回应:到这位副总统说出这样无知又缺乏礼貌的话,令人诧异,也感到悲哀。
其实,万斯的失态言论恰恰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现在的破防状态,特朗普对着全球猛挥关税大棒,对中国则尤其过分,关税从20%提到34%,还威胁要加码到50%,
与此同时,特朗普再度发表了尖锐的言论,声称由于美国实施的关税,中国现在遭受了巨大打击,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美国)是对的”
特朗普表示,美国将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国家,成为这个世界的经济主导国家。
面对美国的极限施压,中国这次可没打算惯着。
商务部发言人那句"中方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可不是场面话,咱们背后还藏着的六大招数,招招都能打在美国的七寸上:
第一招就是拿美国农产品开刀。大豆、高粱这些"票仓作物"关税一涨,爱荷华州的农场主们估计要集体失眠。要知道中国每年进口美国大豆占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这记重拳下去,美国农业带怕是要地动山摇。
第二招可能直接断了美国禽肉的财路。最近美国禽流感闹得正凶,我们以食品安全为由出手,既占理又见效。美国每年向中国出口价值近10亿美元的禽肉,这扇门要是关上,够相关企业喝一壶的。
更绝的是暂停芬太尼合作这步棋。过去几年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帮美国管制芬太尼,现在美方既然翻脸不认人,我们也没必要当这个"滥好人"。
接下来就是在科技文化领域对美国展开打击。
第四招,知识产权调查:启动对美国科技巨头在华专利使用情况的审查。苹果每年在华支付专利费超过50亿美元,这要是查出点问题,库克估计要哭晕在加州总部。
第五招,文化武器:考虑减少甚至禁止进口好莱坞大片。漫威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占比常年超过20%,这禁令要是实施,迪士尼CEO怕是要连夜买站票来北京谈判。
最后是服务贸易反击:限制美企参与政府采购、暂停法律咨询服务,这招直击美国对华服务贸易顺差的命门。去年美国在华服务贸易顺差高达420亿美元,相当于波音公司全年营收。
面对美国的张牙舞爪,中国为什么能稳坐钓鱼台?
答案藏在三个"超预期"里: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8%超预期,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3%超预期,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15.6%超预期。
再看政策工具箱。从RCEP生效到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从海南自贸港到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就像下围棋,美国在边角纠缠,中国早已布局中腹。这种战略定力,源自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清醒认知。
内需市场这个"蓄水池"正在发力,14亿人的消费升级浪潮对冲外部冲击;"一带一路"朋友圈持续扩大,东盟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我们最大贸易伙伴。
科技自主创新更是快马加鞭,芯片自给率三年翻番,逼得美国半导体协会都开始游说政府放宽限制。
反观美国那边,加征的关税90%转嫁到了本国消费者和企业头上。沃尔玛里的中国商品涨价20%,亚马逊上的"中国制造"依然霸榜——这关税大棒到底打了谁,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美国想用19世纪的殖民思维来解决21世纪的经济问题,注定是刻舟求剑。而中国推动的"双循环"战略,正在构建起抗风险能力更强的经济生态。
回望过去四年,从贸易战到科技战,从舆论战到外交战,美国使出的招数不可谓不多。但中国就像太极高手,每次都能化刚为柔、借力打力。
今天的中国,每天诞生2.5万家新企业,每小时创造15亿元外贸进出口,每分钟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这种蓬勃的生命力,岂是几项关税就能扼杀的?
美国政客或许还没明白: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靠打压别人获得的。当他们在算计怎么多收50%关税时,我们正在谋划下一个五年的科技突破。
当他们用"乡巴佬"这种词汇逞口舌之快时,我们的年轻人正在实验室、在工厂、在田间地头书写新的传奇。
这场世纪博弈,我们接得住,更赢得起。因为五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来源:兵器评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