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有人给我发了一个,讲川普加关税,为什么注定会是个傻差行为的视频。本来是想直接上传分享给大家的,结果居然因为讲述的人被抖音拉黑了,过不了审。
今天有人给我发了一个,讲川普加关税,为什么注定会是个傻差行为的视频。本来是想直接上传分享给大家的,结果居然因为讲述的人被抖音拉黑了,过不了审。
这家伙说,他通过各种关系,找到特朗普到白宫所有关键政府人员,有关关税的原始发言,一共有几十段视频。他就得出一个结论,特朗普在这件事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大棋,也没有运筹帷幄的阴谋论。它就是川普这个二X,跟他的草台班子,异想天开干的事。就跟他那个号称在全世界,最少要卖一千万张的金卡,是一个套路。全是草台班子一拍脑袋的结果。
最终也会跟他的金卡项目一样,是个超级大的烂尾工程。
因为结合特朗普所有的言论,以及经济团队的对外发言,他突然加关税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达到以下这四个目的。
第一个是希望能多收到税,然后这个税呢,还要卖方来承担。因为这个关税,就是进口税嘛。
比方说中国卖一打T恤给美国沃尔玛,价格是一百美元。但是美国要对这一打T恤收百分之二十的关税,那么沃尔玛拿到手的清关价格,就是一百块的产品费用加上二十块钱的关税。一共一百二。
现在美国突然把关税提到百分之六十。那美国沃尔玛拿到这一打t恤的清关价格,就会从一百二变成一百六十块。
可是这个多出来的钱,谁来出呢?这就要看沃尔玛和中国t恤生产商,他们谈判的结果了。
如果是沃尔玛来出这个税,这就导致采购成本增加太多,说不定他就不卖了。
可是如果这个工厂不卖就活不下去,所以他就只好选择降价,从一百降到八十。八十的百分之六十,就是48块钱的关税,这个关税加上T恤价格,一共128块。比之前只贵了8块,对沃尔玛来说,好像也能接受,于是双方继续做生意。
这样子就等于是,做T恤的企业,变相的把关税给承担了。这就一个很好的预期,很皆大欢喜,美国政府即多收了税,沃尔玛也没有增长成本。
如果这个预期达不到,他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你的这些T恤,本身利润就非常低,不可能大幅度降价,你还是要卖一百美元。那沃尔玛觉得这个到手价要一百六,太贵了,于是他们不买了。
而美国国内的T恤工厂,原本因为各种生产成本太高,没有竞争力,现在因为提高了关税,其他国家便宜的同类产品进不来,于是他们的产品就有了竞争力。能用高价格把自家的产品,卖给美国的消费者。
这些原本没法生存的企业,就有了利润空间,本土的制造业就能复苏。
同时中国那些做T恤的企业,因为卖不出去自己的产品,严重亏损、甚至面临倒闭。他们可能就会,咬咬牙、跺跺脚,把自己的企业也转移到美国去。因为在美国建厂生产产品,卖给美国,就不用交关税,
于是美国又能吸引外资,带动美国的经济和就业。美国就更加繁荣了,经济就更好了。而其他国家,因为工厂全部迁走了,他们的经济也就完蛋了。当然,就算他们的工厂不搬到美国,也因为生产的产品卖不掉,也一样会面临关门和倒闭,他们国家的经济也一样要完蛋。
如果这些国家稍微有点脑子,不想让自己完蛋,就一定会找特朗普谈判。这就是他们的第四个目的。也就是江湖上传闻中的特朗普的极限施压。
按照他对待乌克兰的尿性,既然你们承受不了,上门来求我,那你就是我砧板上的肉,任我拿捏,特朗普不但会对你进行人格,甚至国格上的侮辱,还会狮子大开口。比如给你算个帐,你现在一年要赚了两千亿贸易逆差,这么多年下来,四舍五入一下。这将是一个天闻数字,估计把你们家全部的矿产、五百强企业,还有tiktok都送给他,他还要对外宣称自己被压榨了。
总之看完了特郎普亲口说的、不加任何水分所有视频,他的目的就是,用关税做为一种谈判的抓手,来为美国抓取利益。从逻辑上来看,他的做法好像完全没有问题,目的也都是为美国好的。
可为什么还要说,特朗普是个二13呢?
因为四个这个为美国好的目的,每一个都是建立在最少十个以上的关键点上,这些关键点任何一个不能把控,他就要落空了,就要出大事。
就像我们规划一个项目,起点和终点之间,中间的关键点,越少越好。对这些关键点把控力越强,你成事的可能性也就越强。
这么多年,无数的案例已经证明,如果你对项目的关键环节,不能把控,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你都要出事。小则创业失败、负债累累,大则锒铛入狱。
比如当年的快播的王欣,他的产品很成功,用户也很多。可是涉及擦边产业的一个关键环节,他没有任何把控力,那就是他不是陈清泉陈院长,解释权这一块把控不了,于是就进去了。
而特朗普想要达成的这四个结果的任何一个关键点,美国目前通通都不具备。所以他根本完不成。
有人说特朗普现在拿着一大堆美元,想找买家要什么关键点?人家是甲方,以人家的购买力,无论是重新招标、还是换供应商。还有什么关键点?
切,特朗普有个毛线的美元,前段时间要不是两院通过了临时开支法案,美国政府就得停摆。他现在手上握着的是一堆美债。美国的美元在华尔街、在苹果、google、瑞辉、微软,这些大企业手里,在资本家手里。
而所谓的民众购买力,是个很漂浮的数字。当民众对未来有信心的时候,借钱都敢消费,购买力自然就强,而民众对未来没有信心的时候,就宁可把钱存银行,不敢花,购买力就自然会消失。
就拿五、六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对比一下就明白了。你的消费力比之前更强了吗?比之前更敢消费了吗?
美国人也是一样的,你以为他们不顾后果乱花钱的性格,是天生的啊?当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受挫以后,同样不敢花钱、不敢消费。就像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们还不是一样,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勒紧钱袋子的存钱。
至于说这十多个关键点,是哪十呢?这个视频有点长了,我们下回再说。
来源:我是章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