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湖北多地遭受旱情困扰,给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受大气环流异常及水汽输送格局改变的影响,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少一到两成,湖北大部地区陷入严峻旱情。
近期,湖北多地遭受旱情困扰,给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受大气环流异常及水汽输送格局改变的影响,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少一到两成,湖北大部地区陷入严峻旱情。
在农业生产方面,旱情已对农作物生长构成严重威胁。农田干裂,许多农作物因缺水而无法正常生长发育,部分地区的农作物甚至面临绝收风险。以监利市为例,作为农业大市,此次旱情使得大量农田急需灌溉,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产生了潜在冲击。
为积极应对旱情,湖北各地政府迅速行动,统筹调配全域资源,构建起 “泵站提水+涵闸引水+架机取水+人工增雨” 的立体抗旱体系。监利市水利和湖泊局调度西门渊泵站开启 200 千瓦水泵 5 台,流量 10.5 立方米每秒,北王家泵站开启 160 千瓦水泵 1 台,流量 1.5 立方米每秒;协调省洪工局三闸分局,降低福田寺防洪闸、节制闸下泄流量,抬高四湖总干渠、西干渠水位,惠及红城、毛市等 8 各乡镇 40 万亩农田,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各乡镇架设临时水泵。同时,长江沿线镇管泵站以及各乡镇也积极行动,架设多台机组进行抽水灌溉。
气象部门同样全力以赴,抢抓有利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3 月 28 日凌晨 5 时,监利市气象局作业专班依次发射 5 枚增雨火箭弹,作业后监利市普降小到中雨,监利国家站累计降水量达到 10 毫米,有效缓解了当地旱情。蕲春县气象局在 10 月 6 至 7 日,先后在大同、檀林、张塝、漕河等乡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周边乡镇普降小到中雨,缓解了旱情,降低了森林火灾风险,改善了土壤墒情,有利于秋季作物播种。
4 月 2 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 2025 年首次水旱灾害防御会商会,研究现阶段抗旱供水工作。会议研判认为,今年湖北省气候年景偏差,主汛期旱涝并存,旱重于涝,强对流天气多发,应重点关注极端天气和高温干旱。
入梅时间偏晚,出梅时间接近常年,梅雨期鄂西南和鄂东可能有阶段性洪涝。出梅后多高温天气,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可能有气象干旱发生,其中江汉平原及以东地区较重,西部地区强对流天气多发。会议强调,当前阶段旱情明显,要高度重视人畜饮水问题,坚持节水优先,重点确保人畜饮水、城乡饮水安全;要结合近远期分析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及对策预案,相关技术单位要做好支撑;要定期收集掌握各地旱情信息,摸准入梅前关键时间节点的干旱情况;要统筹协调,做好长期抗旱准备,在加大节水力度基础上,合理运用引江济汉等调水工程;要结合实际摸清各地需水要求,把握好调水时机、抓好调度细节、做好水量分配,确保重要河流生态流量和人畜饮水安全,抓紧抓实各项抗旱工作。
尽管目前通过各方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但后续形势依然严峻。随着气温升高和降水不确定性增加,抗旱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湖北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旱情发展,进一步强化各项抗旱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降低旱情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抗旱攻坚战。
来源:成就会哑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