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施甸县:科普助力春耕“加速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8 16:17 1

摘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耕备耕正当时,施甸县充分利用科协、农业等部门资源优势,深入乡村大力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应用等活动,积极助力春耕备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耕备耕正当时,施甸县充分利用科协、农业等部门资源优势,深入乡村大力开展科学普及、科技应用等活动,积极助力春耕备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科普进乡村,送上春耕“及时雨”

借助春耕备耕时间节点,县科协联合农业等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小型流动科技馆”平台作用,深入乡村开展科普宣传培训活动,将农业种植等科技知识送到群众“家门口”,为群众送上一场场春耕备耕“及时雨”。今年以来,施甸县依托科普大篷车和农业科技工作者等共开展科普进乡村宣传培训活动5场次,发放《玉米种植》《水稻种植》《烤烟种植》《甘蔗种植》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册),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

送技到田间,群众吃上“定心丸”

“现场听了专家的培训讲解,我心里可算有底了,这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技巧很实用,今年收成肯定有保障。”施甸县何元乡何元村的一名种植户说。春耕备耕时节,施甸县有效整合科协、农业、烟草等部门资源,积极组织科技工作者开设“田间课堂”,采取“订单式”“田间式”“保姆式”等方式,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等,大力开展春耕备耕种植技术培训,大力提升群众种植技术水平,让群众吃上春耕备耕“定心丸”。截至目前,施甸县共开展“送技到田间”培训活动1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800余人次。

在施甸县何元乡莽王村,一台无人机正来回飞行,精准地将一袋袋农家肥从公路旁准确无误地运送到山谷对面李文荣家的地块里。“由于不通公路,原本需要两个工人10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农家肥搬运工作,一台无人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高效地完成了,大大节省了时间和成本。”施甸县何元乡莽王村笋叶水村民李文荣说。

在施甸的甘蔗生产区,甘蔗播种机正在山地穿梭作业,能一次性完成开沟、下种、施肥、覆土等多项作业。播种机每走一趟,便能同时播种4行种苗,之前一人一天的工作量,现在仅用几分钟就能完成。与此同时,集松根培土、施料、盖膜为一体的三化一体机也正在对老根甘蔗开展中耕管理。

春节后,在烤烟育苗现场,同样采用机械化播种,一天可播种3200盘苗,通过梯度育苗法,培育出的烟苗茎秆柔韧性强、根系发达,烟苗清秀无病虫害、均匀度一致,质量显著提升。

据了解,今年以来,施甸县切实加大农机补贴力度,着力推广智慧农机应用,大大提高了春耕备耕工作效率和质量,智慧农机为春耕备耕工作按下了“快进键”,为全县农业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图:李荣富 祝永院

来源:水墨施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