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从城里回乡创业被人嘲笑 三年不声不响 如今全村排队到他家门口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8 14:55 4

摘要:这条队伍从老张家门口一直延伸到村口的小卖部,差不多有五六十号人。队伍里有村里的老人,也有临镇赶来的年轻小伙。大家手里提着布袋子,相互攀谈着,脸上带着急切又期待的神情。我听见前面几个人在讨论:“听说今天是最后一批了,卖完就没了。”“我侄子专门从县城赶回来,说是一

四月的风里裹着泥土的气息,我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老张家院子门口排着的长队,不由得笑了。

这条队伍从老张家门口一直延伸到村口的小卖部,差不多有五六十号人。队伍里有村里的老人,也有临镇赶来的年轻小伙。大家手里提着布袋子,相互攀谈着,脸上带着急切又期待的神情。我听见前面几个人在讨论:“听说今天是最后一批了,卖完就没了。”“我侄子专门从县城赶回来,说是一定要买两只带回去。”

三年前的这个时候,可没人会站在老张家门口,甚至很多人还绕着走。

老张,名叫张国强,今年四十有五,五年前还在市里一家建材公司当销售经理,西装革履,开着辆日系小车,看起来挺体面。他爱人在县医院做护士,儿子在市里上高中,一家人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老张家天塌了。那年冬天,老张爱人查出胃癌晚期,没挺过第二年春天。儿子看到妈妈受罪,一度情绪崩溃,高考落榜,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老张像是一夜之间老了十岁,眼角的皱纹成了刀刻的沟壑。

“大强,听说你辞职了?”我记得那天在村部碰见老张,他脸色灰败,眼神放空。

“嗯,不干了。”他拿出一包皱巴巴的红塔山,抽出一根,点火的手微微发抖。

“那你以后…”

“回来种地。”他深吸一口烟,笑了笑,“反正家里还有十几亩地。”

当时村里人都觉得他是受打击太大,糊涂了。几十年没种过地的人,放着城里的工作不要,回来种田?怎么想的?

“我准备种洋水仙。”第二天,老张来我家借了两把铁锹,顺便说了这句。

“啥洋水仙?”我一头雾水。

“就是水培花,比百合漂亮,比郁金香好养。”他说着,眼里有了点光。

结果村里人都当他发疯了。城里人就是矫情,种地不种粮食,种什么花?能当饭吃吗?

最离谱的是,他居然把家里的猪圈清理出来,又在后院搭了个简易的大棚。没多久,他又去镇上跑了几趟,拉回来一堆稀奇古怪的玻璃瓶子、彩色卵石和小工具。

“老张肯定是想不开了。”村里人议论纷纷,“这是要干啥?”

“听说是种水养花,不要土的那种,谁家花不种土里啊?”

我偶尔路过他家时,总能看见他在院子里捣鼓那些瓶瓶罐罐,有时还会看到他儿子小涛也跟着摆弄。说来也怪,原本沉默的小涛,似乎对这些花草有点兴趣,时不时就过来帮忙。

三个月过去,大家基本上把这事忘了,直到有一天,镇上办集市,老张推着一辆破三轮车来了。车上放着十几个清透的玻璃瓶,里面是白色的水仙球,扎着根,泡在水里,有几个已经抽出了嫩绿的芽。

“这是啥?”集市上的人好奇地问。

“洋水仙,不用土,放水里就能开花,好看还好养。”老张介绍道。

可惜,集市上的人更愿意买几棵青菜或者一把葱回去,对这些”不务正业”的花草兴趣寥寥。到傍晚收摊时,老张只卖出去两盆,还是给镇上理发店的小张买去装点门面的。

“我就说吧,这玩意儿谁买啊?”村里人摇头,“还不如种点大蒜实在。”

回来的路上,我看见老张推着满满一车没卖出去的水仙,在夕阳下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单。那天晚上下了场小雨,我去小卖部买烟,路过老张家,听见他在跟儿子说话。

“爸,要不咱不弄这个了吧?”小涛的声音有些犹豫。

“不急,慢慢来。”老张的声音倒是很平静,“你妈生前最喜欢这个,说它干净、漂亮,还容易活。咱们再试试。”

我没打扰他们,静静走开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老张种的不只是花,还有对逝去爱人的思念。

接下来的一年里,老张几乎成了县城花鸟市场的常客。每个周末他都背着个旧帆布包,坐最早的班车去县城,有时还带着小涛。据说他在跟县城一个花商学习技术,还托人从别的省市弄来新品种的球根。

村里有人嘲笑他:“五十岁的人了,还学这个,有用吗?”

“你看他那个样子,跟个神经病似的,一天到晚跟花说话。”二狗他妈路过老张家,看见他在修剪花叶,嘀咕道。

我没接茬,只是偶尔去他家坐坐。每次去,都能看到些新变化。他家后院的大棚越搭越大,里面不光有水仙,还有各种颜色的风信子、郁金香。最神奇的是,全都是用玻璃器皿养在水里的,没有一粒土。

“你这是咋弄的?”我好奇地问。

老张笑笑,拿起一个刚处理好的水仙球给我看:“这叫水培,去掉不好的根,留下健康的,放在水里用营养液喂着。好处是干净、省事,摆在家里还净化空气。”

我半信半疑,但看着那一屋子绿意盎然的植物,确实有种说不出的舒服。

第二年春天,老张家的洋水仙终于迎来了转机。那天是清明,不少人回村扫墓,偶然发现老张家的花开得正艳,白的、粉的、黄的,一片生机勃勃。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些花不是种在盆里,而是放在漂亮的玻璃瓶中,透明的水下还铺着彩色的石子,像个微型的水族箱,却比鱼缸更雅致。

来往的人开始对这些花感兴趣了。“这花真好看,在水里就能活?不用换土?”

“对,只要换水,添点营养液就行。”老张耐心地解释着,还示范如何修剪球根、如何放置。

那天,他卖出去十几盆水培花,每盆二三十块,比镇上花店的还便宜不少。买花的人回家后,发现这花确实好养,挂在阳台上,阳光一照,家里立马明亮了许多。最关键的是,不用担心浇水太多把花泡死,也不怕土壤生虫。

口碑就这么慢慢传开了。

老张开始忙起来。他把猪圈彻底改造成了育种间,用来催芽、控温。后院的大棚也扩建了三次,专门养各种季节的水培花。听说他还在县城租了个小店面,由小涛负责销售,自己在家负责育种。

去年冬天,老张接了个大单子,县城一家新开的咖啡厅要五十盆水培花做装饰。那笔钱下来,老张干脆把家门口的破院墙重新砌了,还装了个铁门,门口挂了块牌子:“水仙居花艺”。

更让人意外的是,老张开始雇人了。先是村里闲着的三婶帮忙分拣球根,后来又找了几个留守妇女学习如何处理玻璃器皿、搭配石子。去年冬天,他家竟然雇了七八个人,每月给六千块工资,比去县城打工还高。

我去他家串门的时候,看见大门口贴了张纸,上面写着招工启事,要招十个有耐心的人,专门学习如何培育水培花。门口还停着辆小货车,是老张新买的,专门用来运送花卉。

“生意不错啊。”我笑着跟他打招呼。

老张摘下老花镜,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还行,咱这东西总算有人认可了。”

他带我参观了新扩建的温室。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玻璃容器,有的像高脚杯,有的像鱼缸,甚至还有做成小房子形状的。容器里,各色球根扎根生长,有的已经吐出花苞,有的正在抽芽。

“这个是新品种,荷兰进口的。”他指着一排淡紫色的风信子,“下个月就能开花,县城已经预订了一百多盆。”

“一盆多少钱?”我好奇地问。

“看品种,普通的三四十,好一点的上百。前两天县城一个老板,给女儿订了个特别款的,一盆三百多。”老张说着,指了指角落里一个特殊的玻璃容器,里面是几朵即将绽放的白色花苞,下面的根系像舞动的水草,十分壮观。

“这算啥啊?也就是个花。”二狗他爸从门口探头进来,阴阳怪气地说,“卖这么贵,真有人买?”

老张笑了笑:“总有人愿意为美丽买单。”

我注意到老张的手上布满了细小的伤口,可能是处理玻璃边缘时划的。但他看起来神采奕奕,全然不像那个曾经失魂落魄的中年人。

“小涛呢?”我问。

“他去外地进货了,现在对这行挺感兴趣,准备明年考个园艺专业的大专,好好学学。”老张脸上的笑容藏不住,“前段时间还说要开发个手机软件,专门教人怎么养水培花。”

就这样,老张的”水仙居”名气越来越大。先是县城的人开始慕名而来,后来连市里的花店也来找他批发。据说他研发的几种特殊配方的营养液,能让水培花比普通土养的开得更久、更艳。

去年冬天,市里一个电商平台找到老张,要他直播教人养花。刚开始老张还不好意思,后来在小涛的鼓励下,试着开了几场,没想到反响不错。那些透明容器里的花朵,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梦幻,吸引了不少城里人下单。

现在到了清明前后,正是水仙和风信子开放的季节,老张家的生意更是一天比一天好。这不,今天是他今年最后一批水仙,村里人早就得到消息,排队来买。

“老张家咋这么多人啊?”村里刚回来探亲的李大姐好奇地问我。

“买花呗,老张的水培花,现在可火了。”我笑着解释,“不光县城,连省城都有人开车来买。据说明年他准备扩大规模,在村后承包二十亩地,建个现代化温室。”

李大姐啧啧称奇:“当初大家都说他神经病,现在可真是…”

话没说完,就见人群里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老张出来了,宣布今天的限量版粉色风信子已经售罄,只剩下普通款的了。

队伍里有人失望地叹气,有人急切地问:“老张,你家下一批什么时候有货啊?”

老张摘下老花镜,擦了擦脸上的汗:“得等半个月,最近种的是郁金香,马上就能出圃了。”

看着眼前忙碌的情景,我不禁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老张对儿子说的话:“你妈生前最喜欢这个,说它干净、漂亮,还容易活。”

或许,人生就像他培育的那些花一样。即使离开了熟悉的土壤,只要有阳光、有水分、有营养,依然能在透明的环境中扎根生长,绽放出令人惊艳的美丽。

村口的老槐树下,一阵风吹过,携着淡淡的花香。老张站在自家门口,阳光洒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闪闪发亮。那一刻,他不再是被人嘲笑的”神经病”,而是充满智慧的”花痴”——一个用坚持和专注,让平凡变得不平凡的普通人。

排队的人群中,我看见二狗他爸也在其中,手里还提着个精致的购物袋。听说他女儿下个月结婚,他特地来买两盆水培花做装饰。

生活就是这样,嘲笑你的人,最终可能会成为排队等你的人。而那些曾经的冷眼与嘲讽,不过是成功路上的一道风景。

我起身离开老槐树,也走向了那条长队。我也想买盆花,摆在窗台上,看它一天天生长,一点点绽放。

这不正是生活的模样吗?在看似脆弱的环境里,依然能顽强生长,静静绽放。

来源:一颗柠檬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