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抛出一句“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瞬间点燃全球舆论。他说:“我们向中国乡巴佬借钱,买中国乡巴佬造的东西。” 这话一出,美国网友都坐不住了:“2025年了,堂堂副总统还活在19世纪?”
开头:一句“乡巴佬”,炸了锅
2025年4月,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福克斯新闻的采访中抛出一句“中国乡巴佬”(Chinese peasants),瞬间点燃全球舆论。他说:“我们向中国乡巴佬借钱,买中国乡巴佬造的东西。” 这话一出,美国网友都坐不住了:“2025年了,堂堂副总统还活在19世纪?”
第一环:无知还是傲慢?
“乡巴佬”这个词,在英语里可不是什么好话。牛津词典明确解释,“peasant”带有贬义,暗指“穷、土、没文化”。可中国早不是百年前的农耕社会——高铁里程全球第一(4.5万公里),电动汽车年产1300万辆,连月球车都能在月背采样。网友嘲讽:“您口中的‘乡巴佬’,坐的是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用的是全球最安全的移动支付,而您还在用‘乡巴佬’这个词?”
更讽刺的是,万斯自己出身贫寒,本该对底层有同理心,结果却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贬低中国。网友一针见血:“他怕不是忘了,自己爷爷那辈可能也是‘乡巴佬’?”
第二环:西方精英的“思想钢印”
万斯的言论,暴露了西方对中国的认知还停留在“低端代工厂”的刻板印象里。中国GDP已超134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30%。华为5G基站占全球60%,比亚迪电动车出口量全球第一,深圳的数字化水平碾压纽约。但某些西方政客就是看不见,硬要把中国框在“落后”的标签里。
这种偏见背后,是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义”。有网友吐槽:“中国用菌草技术帮100多国治荒漠,用‘一带一路’联通150国,某些人却还在用‘乡巴佬’秀优越感,谁才是真落后?”
第三环:转移矛盾的政治把戏
万斯的话,本质是为美国“甩锅”。美国产业空心化严重,国债中3.2万亿美元由中国持有,贸易逆差达3.8万亿元。自己欠债不反思,反而怪中国“太会赚钱”,这逻辑连美国经济学家都看不下去:“关税救不了美国,纯属经济文盲!”
特朗普政府一边加征34%的关税,一边喊“让制造业回流”,结果美股两天暴跌6万亿美元,民众生活成本飙升。网友调侃:“美国政客的‘良药’,苦的是自己人,中国反手加税限制稀土出口,疼的到底是谁?
万斯的“乡巴佬论”,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西方某些人的认知失调。中国网友的回应很干脆:“建议他来中国看看,从上海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到贵州‘天眼’射电望远镜,让他知道什么叫‘现代乡巴佬’。”
历史早就证明,贬低他人换不来尊重,合作才能共赢。当中国用科技和创新改写世界规则时,某些人若还沉迷于“白人至上”的旧梦,恐怕只会让自己成了国际笑话。
来源:世界趣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