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办法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6 16:50 2

摘要:当前华北大部分地区到了小麦管理的重要时刻,这阶段的管理对后期小麦的丰收丰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提前预防各种病虫害,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小麦种植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当前华北大部分地区到了小麦管理的重要时刻,这阶段的管理对后期小麦的丰收丰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如何提前预防各种病虫害,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小麦种植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如下:

科学种田,越种越甜

一、主要病害及防治

1. 锈病(条锈、叶锈、秆锈)

小麦锈病

症状:叶片或茎秆出现黄色或褐色锈状孢子堆。

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喷施三唑类药剂(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丙环唑)以及复配制剂等。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菌源。

2. 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

症状:叶片表面覆盖白色粉状物,后期变为灰褐色。

防治:

合理密植,加强通风透光。

发病初期用己唑醇、嘧菌酯、醚菌酯或三唑酮、苯醚甲环唑等喷雾。

控制氮肥过量,增施磷钾肥。

3. 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

症状:麦穗出现水渍状褐斑,后期腐烂并产生粉红色霉层。

防治:

扬花期(5%开花时)喷施丙硫菌唑、氰烯菌酯、多菌灵或戊唑醇。

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避免连作,清除病残体。

4. 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

症状:茎基部形成云纹状病斑,植株易倒伏。

防治:

播种前用戊唑醇或井冈霉素拌种。

拔节期喷施噻呋酰胺或井冈·蜡芽菌。

5. 病毒病(黄矮病、丛矮病)

症状:叶片黄化、植株矮化,由蚜虫或灰飞虱传播。

防治:

苗期用吡虫啉、啶虫脒防治蚜虫。

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减少毒源。

6. 根腐病

症状:根系腐烂,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发黄。

防治:

有条件的轮作3年以上,避免连茬。

无法改变就在播种前用福美双或戊唑醇拌种。

二、综合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

增施有机肥,平衡氮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

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2. 化学防治

种子处理:用戊唑醇、福美双等药剂拌种,预防苗期病害。

关键期喷药:如锈病、白粉病在拔节期,赤霉病在扬花期。

轮换用药,避免抗药性(如交替使用三唑类和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

3. 生物防治

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等生物菌剂,抑制土壤病原菌。

⭐在防治病害的同时,结合田间情况可以提前喷施防治小麦蚜虫和吸浆虫的杀虫剂,噻虫嗪、联苯噻虫胺、吡虫啉等,小麦田发现有蚜虫增加用量,没发现可以适当的减少。同时增喷防治红蜘蛛药剂阿维菌素、哒螨灵等

祝丰收

三、注意事项:

药剂安全:严格按说明浓度使用,避免药害。

天气影响:喷药后遇雨需补喷。

收获安全:确保药剂残留期过后再收割。

根据华北多地的气候特点,需重点防范赤霉病、白粉病和锈病,加强田间排水和早期监测。

来源:科学种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