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言讲,文学价值和使命就是揭露黑暗,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创作能否可能孤立绝对地揭或赞?他作品有无赞颂?有无赞并粉、揭并黑的对比性和客观存在的政治倾向性?
莫言争议是指对莫言文学作品、有关言论的不同评价评议和由此出现的褒贬对立争议。这种争议主要表现在:
一.莫言文学价值是高是低?评价评议作品能不能脱离政治?评价要不要看商业价值?
二.莫言讲他是“四超”(超阶级超政治超党派超国界)的人性创作,有没有超?人性有无社会性?社会(包括诺文委)“读评用”有没有只当“四超”的人性创作、纯文学去读评用?
莫言讲,文学价值和使命就是揭露黑暗,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创作能否可能孤立绝对地揭或赞?他作品有无赞颂?有无赞并粉、揭并黑的对比性和客观存在的政治倾向性?
三.莫言一方面讲小说可以撒谎、虚构、魔幻、胡说八道,作家个人经历也能虚构,孤独饥饿想象是创作之源,不必过分强调作家深入生活,梦境也能写进小说,好人当坏人写坏人当好人写他当罪人写,他是小说王国中国王任他自由书写…尤其是对共产党、新中国,找不到赞颂的典型,还以美化对立面反衬更黑。
他说小说展现的历史,不是真实历史,更不是教科书历史,谁联系实际批判如堂诘轲德对着风车大战一样可笑。
可另一方面,他又数次以个人经历(包括虚构)宣传他这样的作品反映社会真实。还强调讲真话是作家作品品质,声称《丰乳肥臂》小说的历史象征的历史“更逼近历史的真实”。
莫言主要文学(如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尤其如《丰乳肥臂》这样的小说展现的历史,是歪曲和改写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还是反映社会生活真,象征历史更逼真!
作家个人经历能否虚构?现实主义小说能否撒谎虚构和魔幻?
是否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和人民大众的精神食粮?是否能代表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方向?
四.“丰乳肥臂”是母爱象征还是对中国“母亲”形象污蔑?性情节的细致描写,裤档中的直白叙述,传统伦理道德的丧失,是“美”还是“丑”?是人性本性回归的“真”还是有失世风道德的倒退?
网上评价评议莫言争议和互相争议,不论是专家学者,平民百娃,哪阶层人,中国人外国人……,作为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批判.文学评判(当然都是理性的)…,争议是在文学创作自由与道德约束之间,都是正常现象,是多元化社会多元化创作多元化思想存在的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对文学创作的理论发展、正确方向确立以及文学的繁荣和传播接受有积极作用。
由于网络运营的特殊性和网络信息的广泛性.复杂性,加之莫言争议主要是文学领域,属意识形态,又有它的不同于其他社会形态社会现象的特点和规律。莫言又是中国社会重大变革时期创作颇丰又有“新创”的作家,有许多国内外获奖又有众多头衔,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所以,网络上也出现不少争议不正常的现象。
一.片面绝对对莫言极端肯定.赞颂.美化或否定.攻击.丑化。
二.争议者之间片面孤立绝对地互相攻击乃至谩骂。
以上两种,基本上是口号式.断言式的戴高帽.打棍子,在微头条.短视频.跟评中常见(不含有依据的)。
三.不论是文学鉴赏.文学批评.文学批判.文学评价,对文学评议的评议.、批评或批判……虽然不可避免“百家争呜”,但都应是理性的,是有正确目的的,是倡导摆事实讲道理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的。
片面主观武断地吹贬粉黑,很容易辨别是不正常。
带有情感.立场倾向,片面专挑或曲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作品实际和中国社会真实以及社会反映(接受.传播.评议.利用等)实际,本也是多元社会正常争论现象,但人为“限制”、“回避”或“专挑”事实则是不正常。
最突出的是莫言是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是肯定赞颂莫言的主要依据。可是,诺文委颁奖词网上早公开公示,但不会也不能以那获奖理由、即那颁奖词为证。
但揭批却可用常用但也不可照搬。
而颁奖词不正是对莫言能获此奖最权威也最客观全面精要的评介吗?
来源:1蓝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