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32场演唱会"的自嘲沦为模仿者的流量密码,一场关于"模仿与侵权"的争议正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发酵。这场看似荒诞的官司,撕开了网红经济时代的灰色地带,也让公众重新审视娱乐创作的法律边界。
当杨坤的《无所谓》遇上"四川芬达"的魔性改编,
图片源于网络
当"32场演唱会"的自嘲沦为模仿者的流量密码,一场关于"模仿与侵权"的争议正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发酵。这场看似荒诞的官司,撕开了网红经济时代的灰色地带,也让公众重新审视娱乐创作的法律边界。
图片源于网络
从"搞笑模仿"到法庭传票:争议的导火索
图片源于网络
2025年3月10日,搞笑博主"四川芬达"发布视频称被杨坤起诉,引发全网关注。据北京互联网法院传票显示,杨坤指控该账号运营者蒋某、李某通过夸张模仿其形象、篡改歌词及玩梗"32场演唱会"等行为,侵害其名誉权,要求删除视频、公开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
图片源于网络
"四川芬达"的模仿视频以"阿坤"(李某)扮演杨坤,搭配浮夸的肢体动作和改编歌词,如将《无所谓》改为"他们朝我扔白菜,我拿白菜炒盘菜",甚至在背景板中PS《中国好声音》LOGO。尽管未直接提及杨坤姓名,但通过标志性造型、嗓音及经典梗,公众仍能清晰联想到本尊。杨坤在直播中怒斥其表演"低俗恶心",称其"带偏大众审美"。
图片源于网络
来源:民间传奇江湖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