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辽宁朝阳镇,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因一座古墓的意外发现而再次备受瞩目。大家好,我是泽霖,欢迎来到本期的《考古档案》。
辽宁朝阳镇,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因一座古墓的意外发现而再次备受瞩目。大家好,我是泽霖,欢迎来到本期的《考古档案》。
1972年的春天,阳光温暖地洒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在此取土作业。谁也没想到,这一锹挖下去,竟然悄然揭开了一座沉睡千年的唐代古墓。
墓室
古墓的发掘,就像一部被时光掩埋的历史长卷,缓缓在世人面前展开,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去探寻那段遥远而神秘的历史往事。
这座古墓位于朝阳镇的西北方向,东南距北塔大约1.5公里,四周被狼山、大凌河等自然景观环绕,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座古墓设置的一道天然的保护屏障。
工人们在取土作业中,意外地碰到了墓砖,这一偶然的发现很快便引起了当地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朝阳地区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得到消息后,立刻火速前往现场,着手进行清理和发掘工作。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这座古墓的轮廓渐渐显露出来。
双系瓷罐(左)彩绘陶盖罐(右)
这是一座用青灰色绳纹长方砖砌成的圆形券顶多室墓,中央是主室,东西两侧各有一小室,各室之间通过甬道相互连通。墓葬规模虽不算大,但其结构精巧、布局合理,令人对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
发掘工作继续进行,更多的谜团也随之浮现。墓葬内满是填土和乱砖,显然曾遭受过扰动和破坏。墓门、甬道、主室南壁以及东小室的甬道都已残缺不全。
墓室内一片狼藉,好似一场突如其来的浩劫曾席卷此地。然而,就在这片混乱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四具尸骨和一批珍贵的随葬品。
三足通盘
在主室的棺台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两具尸骨,一男一女,尽管已被扰乱,但头西足东的葬式仍依稀可辨。这两具尸骨,很可能是墓主人与其妻子的遗骸。
西小室中部,则安放着另一具尸骨,头南足北,保存得相对完好。根据墓葬布局及随葬品情形,考古人员推测,这很可能是墓主人的子女之一。
更为惊人的是,在西小室甬道口外,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双系瓷罐,内里盛放着骨灰。这罐骨灰的身份,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极大好奇。
石雕子母狮
经过深入研究与比对,他们推测,这很可能是墓主另外两个早年夭折子女的遗骨。
此外,考古人员在墓葬中共发掘出47件随葬品,种类多样,包括彩绘灰陶盖罐、三彩釉三足罐、铜盘、三足铜盘、提梁铜钵、铜勺等诸多器物,还有双系瓷罐、三足铁鼎、凫首铁焦斗、铁铲、灰陶灯碗、黄釉碗等。这些随葬品造型各具特色,工艺十分精湛,充分展示了唐代手工业的高超技艺。
其中,几件三彩釉器特别引人注目。三彩三足罐与三彩小狗,胎质细密,造型栩栩如生,釉色既温润又艳丽。
尤其是那件三彩三足罐,体形饱满敦实,肩部巧妙地堆塑着叶形图案和龙纹,与罐体上的弦纹相互映衬,生动地体现了唐代工匠的卓越技艺和无限创意。
除了这些精美的器物外,墓中还出土了一件象笏。象笏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狭长板子,用以记事或指画。
唐代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执象笏,而墓中出土的这件象笏,正是上圆下方的形制,与唐代制度相符。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墓主的官阶应在五品以上。
三彩小狗
除了实用器物外,墓中还出土了一些具有艺术价值的随葬品。比如那几件彩绘灰陶盖罐,侈口圆唇、短颈鼓腹、平底朱红白粉彩绘花纹,既实用又美观。
还有那些铜盘、铜钵等铜器,造型端庄大气,线条流畅自然,充分展示了唐代金属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高超水平。
在棺台前的中部铺地砖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两片白色的灰面,它们东西并排放置,厚度约为1.5毫米。这两片灰面的四周,都留有高度约10厘米、宽度1厘米的腐朽木纹残迹,颜色也呈灰白色,紧紧附着在周围的淤泥上。
三彩三足罐
在这些残迹中,还发现了不少长度为3.5厘米的铁帽钉。而在这两片白灰面的中部,南北方向也都有一排同样的铁帽钉排列着。
仔细观察,灰面的四周还环绕着金色的边框,紧挨着金色边框的里面,并列着绿色和红色两条线条。
根据这些迹象,考古人员推测,这两片白色灰面很可能是边饰有金箔,并饰有绿、红线条的木质器物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在这片白色灰面的南方,还放置着一合墓志。
铜镜
墓主人的身份,因墓志铭的出土而得以明了。墓志铭上,韩贞的生平事迹被清晰地镌刻下来。
韩贞这位人物,在新、旧《唐书》中并未立传,但他曾立下显赫战功,却遗憾未能获封侯爵。他曾任“检校蛤(虫尃)戍主”一职,这是镇守地方军队的一个下级官吏职位。
唐朝沿袭了晋、北魏以来的制度,在全国各军事要地设立镇、戍,派驻军队守卫。韩贞所担任的蛤(虫尃)戍主,其具体位置虽已无从考证,但根据墓志铭中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它很可能坐落在营州的管辖范围之内。
墓志拓本
墓志中并未记述他的祖先,或许他并非出身显赫之家,因此尽管战功卓著,却未能获封侯爵。朝廷为表彰他的功劳,特授他“检校官”之职,并赐予绯鱼袋。
按照唐代的鱼袋制度,官员们根据品级高低,佩戴不同的鱼袋以昭示身份。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皆随身佩带鱼符。唐代官职分为九品,韩贞身居五品之上,算得上是位阶较高的官员了。
随着对墓志铭的仔细研读,韩贞的形象在考古人员心中渐渐清晰起来。他是一位战功显赫的将领,却遗憾地未能获得应有的封赏。而他的家庭,也笼罩着浓浓的悲剧氛围,两个子女早年离世,最终只能以骨灰的形式,静静地陪伴在他的身旁。
来源:云乐茶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