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使:有人鼓吹“民主芯片同盟”,蓄意制造中以裂隙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09 08:30 2

摘要:据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微信公众号“以馆为家”4月9日消息,4月7日,肖军正大使在以色列发行量最大的英文媒体《耶路撒冷邮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以科技创新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和人类文明。

据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微信公众号“以馆为家”4月9日消息,4月7日,肖军正大使在以色列发行量最大的英文媒体《耶路撒冷邮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中以科技创新合作造福两国人民和人类文明。

全文如下:

中国和以色列友谊根基深厚,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2017年3月,中以宣布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双方在科技创新领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不断造福两国人民。

来以赴任前,我专程考察了中以共建的常州创新园、上海创新园,切身体会到中以科技创新合作的强劲动力。常州创新园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园区拥有近300家的以色列和中以合作企业、近60项双边技术合作项目,为以色列企业来华发展提供全面、深入的支撑与服务。上海创新园聚集了来自中国和以色列的各类创新企业208家,落地各类知识产权867件,初步形成以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为主的产业集聚。

在两国政府间项目的支持和带动下,中以民间科技创新合作蓬勃发展。中国企业纷纷在以色列设立研发中心和孵化器,以色列高科技企业相继到中国落户发展,双方在清洁能源、海水淡化、生物医学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中国新能源汽车搭载以色列企业研发的智驾系统,受到全球市场的热烈欢迎。以色列的滴灌技术落地中国,使内蒙古马铃薯、云南蓝莓的质量和产量大幅提高。这样的事例非常多,不胜枚举。

中以科技创新合作同样也面向未来。双方共同创建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加强科技创新领域人才培养和交流互鉴,播下未来中以科技创新的种子。

近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在国际科技合作上针对中国搞所谓的“脱钩断链”和“小院高墙”。与此同时,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所谓地方政府也蓄意挑拨破坏中以创新合作,甚至有人鼓吹“民主芯片同盟”,蓄意在中以之间制造科技合作的裂隙。这种人为地给技术贴上“民主”和“非民主”标签,要从文化、种族、宗教、性别来判定什么技术能给哪个国家、哪个群体,什么技术不能给哪个国家、哪个群体。这是在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技术平权理念,既不符合中以两国的利益,也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

中国主张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国际科技合作是实现上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途径。人类不分国家、种族、宗族、文化和语言,平等地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这是基本的人权理念,也是重要的民主理念的体现。科技发展与合作需要遵从科技伦理,但不应该被贴上打着民主旗号的政治标签。

中以科技创新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第三方干扰。科学技术不应成为编织铁幕的工具,而应当是普惠共享的财富;不应成为地缘政治的武器,而应当是人类进步的希望。以色列研发的滴灌技术、海水淡化技术,中国培植的杂交水稻、开发的青蒿素联合疗法就是科技创新造福全人类的鲜活例证。当前,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通过科技创新合作共同应对时代挑战,推动可持续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

“小院高墙”挡不住创新思维,“脱钩断链”最终将孤立自己。加强科技开放合作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原则。中国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坚持“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中国愿意并期待同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各国强化科技合作,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促进创新成果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来源:观察者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