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9日,华亭镇郊溪村的天桂(福建)桂圆产业基地里,“土专家”龙眼种植能手石国祥正在向村民传授龙眼嫁接技术,熟练的手法和生动的讲解,让村民们受益匪浅。
城厢区大力培育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土人才队伍,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动力”。
龙眼种植能手 石国祥
嫁接时,叶子(芽点)留两片,削的时候要小心,削面要齐平,嫁接要在清明前后,接穗口(直径)可用一至两(公分)。
3月19日,华亭镇郊溪村的天桂(福建)桂圆产业基地里,“土专家”龙眼种植能手石国祥正在向村民传授龙眼嫁接技术,熟练的手法和生动的讲解,让村民们受益匪浅。
华亭镇郊溪村村民 陈素容
我现在在果场学习嫁接,以旧换新,以前的乌龙岭品种,口感比较差,产量也低,现在换新品种,“水南一号”、“松风本”都比较好吃,口感好,产量高,大人小孩都爱吃,大家都喜欢用这个好的品种,我们家里也有上百棵龙眼,想要全部都换成新品种。
天桂(福建)食品有限公司 基地负责人 戴建山
每年的高接换种我们都选清明节左右,大约在3月15日以后,这个时间段气温在20度以上,这个时间段嫁接成活率比较高。
近年来,城厢区以探索建立乡土人才库为引才、聚才、用才的渠道,着力把懂技术、有情怀的“土专家”集聚起来,挖掘、培育乡村振兴“新农人”,打造桂圆加工、电商直播、龙眼种植等创业致富基地,形成人才回归、资金回流、技术回乡、理念回家、项目回潮的生动局面,为全面推进“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我们天桂在郊溪村这边有将近700亩左右的龙眼种植基地,每年我们都会聘请附近的这些土专家,还有老技术员过来做高接换种,以前的品种基本上都是乌龙岭,现在通过高接换种把它嫁接成“水南1号”或者“松风本”,这两个品种品质比较好,每年果实的收购价格比较好,通过这项技术我们给村民带来了更好的收入。
来源:城厢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