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劳动是华夏儿女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当前的大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劳动实践经历,劳动教育在社会中被淡化、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很多学生从小养成了不劳动、不爱劳动、不愿劳动的习惯。劳动意识缺乏
学校2025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劳动教育背景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劳动是华夏儿女的传统美德。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当前的大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劳动实践经历,劳动教育在社会中被淡化、在学校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很多学生从小养成了不劳动、不爱劳动、不愿劳动的习惯。劳动意识缺乏,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机会减少,学生不能体会劳动的辛苦,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劳动教育的缺失,不仅使青少年身体素质下滑严重,还导致价值观产生偏差,不利于道德培养和品格塑造。如何真正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教育的素质教育理念,提高中小学生劳动意识,增强劳动体验,培养劳动感情,是东方教育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社会大环境也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土壤。教育部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劳动教育。党中央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总体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出台《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劳动教育目标、具体内容和实施要求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每个学段劳动教育的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并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提出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为学校如何加强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设计和施工图。
二、工作目标及阶段目标
(一)以劳动实践基地为载体,结合班务、家务、宿舍内务等常规工作,掌握相关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
(二)依托重要节日、社会实践,家校社密切结合,增强学生劳动体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感受劳动艰辛,体会劳动价值,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养成艰苦奋斗、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良好品质。
(四)打通劳动与知识、品德、能力等方面的关联,以劳增智,以劳树德,以劳健体,以劳育美。通过以劳促全提升心志,为拥有充实的人生打好最初的底子。
三、组织机构及责任
由德育部牵头,成立包括团委、后勤部、传统文化项目组在内的劳动教育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践活动。
德育部:总体设计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协调各学部、级部、班级开展劳动教育。
团委:协助德育部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后勤部:为劳动教育提供工具、技术指导与支持,开展实施餐宿课程、内务课程,培养学生相关生活技能。
传统文化项目组:以传统节日为依托,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劳动课程,开展特色节日实践劳动。
学部:组织各班级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开展日常劳动实践活动。将劳动教育落实与常规管理,及时在学部内跟进评价。
四、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条件允许,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探索多方面家校共育机制,发挥家委会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利用家长及社会资源,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拓宽校外劳动实践范围,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将校外劳动实践系统化常态化。
五、劳动场所的建设或选用
学校将大成北路以北,换热站以西,大成西路以东土地为劳动实践基地,总计666平方米。平均分给全校39个班级(1.1--8.4),抓阄决定各自实践基地位置。各班班主任带领本班学生自主创造设计劳动实践基地标志牌,将本班班级文化融入其中,内涵丰富,极具特色。
各班在靠近北墙统一划定的区域内集中种植小麦,各位班主任认真组织,以学队为单位,引导学生依次入地体验刨地、播种、覆土,让学生体会小麦播种的快乐。
不允许整个实践基地全部种植小麦,非小麦种植区必须种植蔬菜,种类至少在两种以上。班主任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查阅资料研究农时,确定种植作物,制定种植计划。
六、家校协同机制
(一)课程实施。根据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设置相关内容,组织监督实施相关家务劳动课程,根据特色节日进行亲子劳动,带领孩子参加相关社会实践劳动。
(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与社会资源,根据各自工作特点、性质提供不同劳动实践机会,丰富扩大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根据个人所长为学校劳动教育开展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三)评价考核。根据课程评价细则,对孩子居家相关劳动进行考核评价,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家长评价有机结合在一起。
七、评价考核制度
(一)评价目的
客观反映我校劳动教育状况、学生劳动素养发展水平,为改进学校劳动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增强劳动体验,学习劳动技能,形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把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纵深发展,教育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二)评价内容
(三)评价指标、方式
(四)评价主体
八、校本化劳动清单
(未完)
好消息!
《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材料汇编》(精编版)新鲜出炉,新品上架!汇编包括学校劳动教育的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工作汇报、经验介绍、工作案例、工作清单、培养方案、课堂讲义、技能大赛等内容,并赠送一至六年级课程教案汇总。具体目录如下:
一、工作方案
1.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2.学校2024年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3.学校2024年劳动技能大赛方案
4.学校学生劳动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5.学校校内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6.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
7.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8.学校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9.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二、工作总结
1.学校劳动教育活动工作总结
2.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活动总结
3.学校2024年劳动技能大赛工作总结
4.“双减”背景下学校劳动特色教育工作总结
5.XX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总结
三、工作汇报
1.《劳动育人重实践 立德树人促成长》
2.《劳动励心智 实践促成长》
3.《耕读励心智 实践促成长》
4.《让劳动教育润心导行》
5.《与绿相伴,向美而行》
四、经验介绍
1.《精心挖掘劳育因素 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2.《新时代背景下“1+3L”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3.《立足乡土特色 传承耕读文化》
4.《润于心 践于行》
5.《以新时代劳动教育照亮乡村孩子成长之路》
6.《学校劳动教育经验介绍》
五、工作案例
1.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2.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3.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4.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5.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6.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7.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8.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9.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10.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11.学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六、工作清单
1.学校劳动教育清单
2.学校各年级劳动教育清单
3.学生家务劳动清单及评价(彩图参考版)
4.学校劳动教育清单
5.学校暑假劳动清单
6.学校生态种植园记录表(现三年)
七、培养方案
1.一年级劳动技能培养方案
2.二年级劳动技能培养方案
3.三年级劳动技能培养方案
4.四年级劳动技能培养方案
5.五年级劳动技能培养方案
6.六年级劳动技能培养方案
八、课程讲义
1我是收纳小达人2我的剪纸课程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房间整理4自我服务劳动——清洁卫生(洗袜子)5我们的小天地整洁精致——房间整理6营养美食——西红柿拌白糖7整理书包——小书包大未来8树叶贴画课讲义9巧手缝六瓣花沙包10工艺制作——一花一扇11和妈妈在一起——(彩泥)工艺制作12我是生活小能手——洗碗筷13小制作——变废为宝14小小手钉纽扣15我的衣服我做主——洗衣服16工艺制作——剪窗花17在劳动中收获——洗衣服九、技能大赛
1.学校2024年劳动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2.学校2024年劳动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3.学校2024年 劳动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4.学生劳动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5.学校劳动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6.学校2024年劳动节技能大赛活动总结
7.校长在劳动技能大赛上的讲话
另外赠送:
1.一年级劳动课教案+教学计划汇总
2.二年级劳动课教案+教学计划汇总
3.三年级劳动课教案+教学计划汇总
4.四年级劳动课教案+教学计划汇总
5.五年级劳动课教案+教学计划汇总
6.六年级劳动课教案+教学计划汇总
来源:学校工作材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