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国内较早建立的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拥有107年历史。从白俄罗斯莫吉廖夫的艺术展台,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文物殿堂,这座百年老馆通过精品展览“走出去”,不仅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更以文物为媒,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为上合大家庭注入人文温度。
渤海之滨,文脉绵长。现如今,以历史文物搭建桥梁凝聚共识,博物馆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使者。
作为国内较早建立的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拥有107年历史。从白俄罗斯莫吉廖夫的艺术展台,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文物殿堂,这座百年老馆通过精品展览“走出去”,不仅让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绽放异彩,更以文物为媒,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为上合大家庭注入人文温度。
“青扶承露蕊,红妥出阑枝。”昨天,记者走进天津博物馆二楼“耀世奇珍”常展厅,莹润如玉的清代玉壶春瓶静默无言,釉面上芍药和雉鸡的彩绘流转间却似乎传来历史的吟诵。
不远的会议室内,年轻的策展人乔岳与团队讨论的主题,正是玉壶春瓶。今年10月,天津博物馆将携60件(组)珍贵的文物藏品及相关的文物高仿品赴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举办“文明印记——中国古代工艺文物精华展”。展览计划以“瓷韵华章”“巧夺天工”“锦绣中华”“津城风采”四大单元为主线,展出商周青铜器、唐代三彩、明清缂丝等文物真迹,并融入VR数字交互、非遗手作体验等创新形式。
“目前,参展文物清单已定,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挖掘这些文物背后的生动故事。比如,国宝级文物玉壶春瓶的高仿品,也在此次参展名单上。我们希望向海外观众介绍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创造力,讲述中华文化数千年来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凝聚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共识。”乔岳说。
这不是玉壶春瓶的首次“出海”,去年6月,天津博物馆携“东方雅韵”主题展登陆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立艺术博物馆。作为津莫结好五周年的献礼,展览以50件(组)文物高仿品为核心,通过“中国符号”“翰墨风雅”“卫城古韵”三大单元,将中华文化瑰宝呈现给海外观众。
展出现场,玉壶春瓶、雪景寒林图等天津博物馆代表性文物的高仿品成功“出圈”,整场展览收获超高人气。
在该展览的策展人赵晓月看来,海外观众之所以对此次展览兴趣十足,除了精美纹样、细腻笔触等带来的东方视觉和美学体验,更吸引大家的是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底蕴与哲理智慧。“在白俄罗斯人心目中,中国被誉为陶瓷的故乡。
玉壶春瓶所采用的珐琅彩工艺,以及它精湛细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美学特征,显示了中国古代瓷器的高超水准。我们深入挖掘出的文物背后的故事,迅速引起了参观者的共鸣,也让大家在现场体验了中国文博之美。”赵晓月说。
展览期间,非遗体验活动同样成为引人关注的亮点。当地儿童亲手拓印杨柳青木版年画、绘制风筝,沉浸式感受津派文化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博物馆还在莫吉廖夫州立马斯列尼科夫艺术博物馆设立天津文化角,永久性展示此次展览的展品以及天博文创,展现两馆合作成果。
“文博出海构建起上合大家庭文明对话的又一网络。”天津博物馆馆长姚旸说,“未来,我们将以展览为纽带,推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深度合作,让文明互鉴的种子在上合大家庭生根发芽。”
在一个个精彩文博故事的吸引下,越来越多上合大家庭的青年人对中华文化青睐有加。而数字技术的赋能,也让天津博物馆跨越山海,续写文博出海新篇章。
来源:天津高新区T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