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遐思/周基云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09 08:50 1

摘要:三月五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在此日期临近之时,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部门开展“学雷锋,做志愿,服务改革建新功”系列活动。我忝为经开区”好人”,有幸得到邀请,和领导同仁参加仪式活动,助推活动开展。临结束,主办方发了一枚塑料纪念牌。牌的正面是

种子遐思

周基云

三月五日,是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日。在此日期临近之时,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部门开展“学雷锋,做志愿,服务改革建新功”系列活动。我忝为经开区”好人”,有幸得到邀请,和领导同仁参加仪式活动,助推活动开展。临结束,主办方发了一枚塑料纪念牌。牌的正面是“追锋而动,护绿前行”字样。背面是种植方法的温馨提示:打开后浸泡处理,放进花盆里,一周以后会发芽成长。原来这牌里封存的是一粒花的种子。我反复翻看,浮想联翩。意识到一个成长的信念封存在里面,等待我去唤醒呵护。由不得我往活动附近河边田野张望,好像是仅仅一夜之间,草绿了,树青了,花开了,鸟唱了。不经意间,生命的大合唱,就这样在春天的大舞台上悄然展开,盎然喧闹,令人惊讶。

 佛家有语:春来草自青。白居易说:春风吹又生。这盎然的生机看似是时令到来的必然,静下心来回味,野外的满地生命的酝酿成长,又该蕴藏着怎样的艰辛和执着。是不是每一株小草,每一朵小花,在冰天雪地里就酝酿着她成长的梦想,开始了生命跋涉的征程?

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命形式丰富多彩,生命历程千变万化,有多少神奇难以尽说。不必说科学家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下,发现生命的成长信息,就是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目睹的生命现象也会让你感喟不已。游过黄山,你会觉得松树生长的不可思议,危岩峭壁,裸露的石头上,突兀地钻出一、两株树,无依无托,树根把石头撑开,粲然向你微笑。它在寒暑往来、风雨雷电中挺立着,坚持着。这树是黄山的守望者,也像是一面面骄傲的旗帜。

 巢湖市银屏山景区一地宫内,有一株长在悬崖石壁上的“银屏牡丹”花,每年花开花落,吸引多少人去参观,成为一处著名的景点。据巢县县志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记录。北宋时,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被太守李不疑盛情相邀,前来观看奇花。还留下“野鹤倦飞为伴侣,岩花含笑足勾留”的诗句。善良的人们赋予银屏牡丹许多神奇的传说,甚至附会地分析:每年她开花了多少就预示着当年当地的旱涝年景。和黄山松一样,这树的种子是风吹来的?是鸟运来的?还是水冲来的?它又是怎样的在严寒酷暑中发育生成的呢?这情景让你体悟“生来是偶然”这句话的分量。感慨生命的坚强执着,演绎着的神奇。

 这种自然界中生命执着的力量,让人们在思索中,感到深深的敬畏和震撼。尤其是在残酷的环境中,那种对生命的诠释更能让你充满敬意。

 听闻,人的头盖骨上面有三条致密的裂缝,结合得非常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解剖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都不能使之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设想一下,这种子生长的过程,是如何的艰难,我们可以想像到它在压力下生长时,是怎样奋争呐喊的姿态。

 英国的科学家公布过一个实验,这个实验的内容就是测试南瓜这样一个普普通通廉价的植物,如何展现它生命的能量。科学家在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加的前提呢,就是它承受的最大极限,既不要把它压碎了,也不要把它压得不再成长了,即确保它在能长的前提下,压最多的砝码,在不同的南瓜上压不同的砝码。有一个南瓜压的最多,从一天几克、一天几十克、几百克,到一天几千克,直到这个南瓜跟别的南瓜毫无二致的长大,长成熟的时候,这个南瓜上面已经是压了几百斤的分量。最后的程序,就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一试用刀刨下去是什么样的质地?当别的南瓜都手起刀落应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坚硬得难以想像,刀下去弹开了,斧子下去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只能是用电锯给锯开了,南瓜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棵成年的树干。——生命的蕴含着的强悍,当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 推物及人,古人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意在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有人慨叹: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这话虽有偏颇,但深究生命的本质,人和天地万物却没有根本的不同。在人类社会,上到社会政要、学界精英,下至贩夫走卒、普通百姓,都是作为社会角色在工作着、奋斗着、生活着。逆境是一种苦难,更是一种考验,甚至是一种财富。个人也好,集体也好,国家也好,成长的信念也是一粒神奇的种子,只要坚持不懈,也可以把从默默无闻的种子,化为蓬勃的生命奇迹。丰富的逆天改命样本其实处处可见。手握这粒种子,我想,现在正是春日融融,不必我过多的去刻意营造生长环境,只要我按提示操作,把它放进花盆里。静待花开,那将会是怎样的美妙境况?同理,我们今天的活动,不也正是播种下一粒粒种子吗?

个人简介

本人周基云,男,1966年10月生,1988年毕业于安徽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从事公安工作,现在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高刘派出所工作,爱好写作,为合肥市公安局写作协会会员,曾有零星作品在相关媒体或平台发表。

来源:文学艺术现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