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8 13:52 1

摘要:郝喜红,男,汉族,1979年10月出生,内蒙古集宁人,同济大学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分管办公室、规划与重大任务处、政策法规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等核心部门。

郝喜红,男,汉族,1979年10月出生,内蒙古集宁人,同济大学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分管办公室、规划与重大任务处、政策法规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处等核心部门。

教育背景

1998年9月—2002年7月

东华理工大学材料系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任校学生会学术部部长,参与《中国高能晶体材料研究进展》编撰。

2002年9月—2005年7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专业攻读硕士,师从张永军教授,完成《纳米晶氧化锌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课题。

2005年9月—2008年12月

同济大学物理系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师从陈立东教授,研究成果发表于《Applied Physics Letters》,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德国马普研究所访学。

政府工作经历

2008年12月—2021年1月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工作:

• 2011年任材料系主任,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铁电薄膜的储能特性研究》

• 2016年升任党总支书记,推动建立自治区首个新材料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

• 2018年调任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正处级),牵头组建稀土功能材料创新团队

2021年1月—2023年5月

地方主政时期:

• 2021年任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推动建立"科技兴蒙"行动专项基金,规模达10亿元

• 2021年6月调任乌海市副市长,分管科技创新,推动建成自治区首个氢能装备检测实验室

• 2023年任乌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建立民主党派科技服务联盟,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7项

2024年5月至今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

• 分管高新技术领域,推动实施"双碳"科技创新专项行动,2024年布局重点专项23项

• 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模式,选派500名专家服务基层企业,解决技术难题800余项

科技管理履职重点

1. 创新生态构建

• 制定《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破除"唯论文、唯职称"评价体系

• 推动建立"蒙科聚"创新驱动平台,2024年促成技术交易额突破150亿元

2. 重点领域突破

• 主导实施稀土新材料攻关计划,突破高纯度稀土金属制备技术,产品纯度达99.999%

• 推动光伏材料技术创新,建成全球最大N型TOPCon电池生产线,量产效率突破26%

3. 人才引育工程

• 实施"草原英才"计划升级版,2024年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42个

• 建立科技人才"揭榜挂帅"机制,发布关键技术需求榜单127项,揭榜金额超3亿元

4. 区域协同创新

• 推动"呼包鄂乌"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共建共享重大科研设施12台套

• 建立"科技飞地"模式,在北京、上海设立离岸孵化器6个,转化科技成果43项

学术贡献与荣誉

科研成就: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

• 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他引超3000次

• 获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其中4项实现产业化应用

社会荣誉:

• 2014年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称号

• 2018年入选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

• 2022年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科技奖"

工作特点与成效

1. 学科交叉优势:依托材料学专业背景,推动稀土、光伏等产业技术攻关

2. 改革创新能力:首创"科技服务券"制度,2024年撬动社会研发投入超8亿元

3. 成果转化实效:2024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35%,达1680家

4. 风险防控机制:建立科技项目"红黄蓝"三级预警系统,资金使用效率提升40%

社会评价与影响

• 2023年《内蒙古日报》专题报道其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实践

• 2024年分管领域在国务院督查中被列为"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典型案例"

• 主导制定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伦理治理办法》获国家科技伦理委员会推广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