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禁止优录?南京小升初要拼运气摇号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9 09:52 2

摘要:下图是传播比较多的一个版本,之前小道消息是公办优录禁止跨区,而现在升级了,不管是区内还是区外“一刀切”,公办禁止优录掐尖。

01

这两天,关于小升初优录更多消息传出。

下图是传播比较多的一个版本,之前小道消息是公办优录禁止跨区,而现在升级了,不管是区内还是区外“一刀切”,公办禁止优录掐尖。

这个消息的量级和之前可不一样,之前愁的多是区内初中资源偏弱的家长,资源好的区家长还要窃喜竞争小了,可要是一刀切,那不管你是哪个区都不能优录了,只能老老实实上家门口的学区校,这下家长可坐不住了,为优录付出的努力就要付诸东流了吗?

再看说民办的——民办优录名额骤减,摇号名额暴增,并且优录学生都要摇本校。

掐尖本来就是民办赖以生存的“招生手段”,所以让民办不掐尖不太现实,但名额可以控制,特别是公民同招后,民办被迫每年都要拿出一定名额来摇号,对学校来说肯定摇号名额越少越好,但现在如果把更多名额给到摇号,那对民办来说也是重击。

以前有民办招二三百人,却只拿出四五十摇号,别说100%摇号了,50%都没有。

这个小道消息,很致命的是最后一点,所有录取信息公开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这就断绝了优录、走后门、买学位,哪怕成功了或者入学了,同校同班的发现了肯定会举报,无所遁形。

以上三条可谓是雷霆手段,如果执行,那对南京教育圈是巨大冲击。

02

一旦优录行不通,那今年摇号估计要更难了。

对于这届小升初的家长来说,如果公办不能优录了,这个节骨点想要进好学校,买学区房根本来不及,只能靠成绩拼民办,或者靠运气拼摇号。

南京预计会在6月初公布摇号计划,公办名额比较少且有户籍限制,比如鼓楼的“三公三民”,树人、汇文、29初没有摇号名额,而民办求真、鼓实、育英外校名额数量算偏多的,有200个。

名额多,竞争也更激烈。

从2024摇号报录比来看,求真、鼓实、育英外校都有上千人参与摇号,求真更是达到了三千多人,报录比只有6.28%,而今年,求真的造势叠加禁止优录,只会更多。

同样还有大热门玄外、秦外、郑外、育英二外、明道……

相比优录和学区房来说,民办摇号算是南京最公平的升学途径了,不看成绩不看户籍,众生平等,就拼个运气,靠“玄学”,摇中立省择校费、买学区房的钱。

不过,每年走摇号进名校的学生,也会存在被“劝退”的情况,有的是跟不上学校节奏,一直垫底;有的是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还有的是和学校教育方式不匹配,磨合不来。名校不一定适合自家孩子,适配最重要。

03

优录如果被禁,最高兴的就是弱区和弱校。

终于能守住自己的生源。

小升初也是一个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存环境。一线初中抢二线生源,二线初中只能去抢三四线的生源,我们经常听到的“学校内推”就是这种形式。

对于小学来说,那肯定是希望有更多学生被好学校掐走,但对应的初中就“不乐意”了,好不容易学区内有几个牛娃最后都去别的学校了,自己怎么出成绩。

如果好生源永远被掐尖掐走,那么弱校怎么会有好成绩?如果牛娃只会流失到其他区,那么弱区怎么能站起来?

往大了说,如果优录依旧,掐尖风气不摁下去,那等到整个生源池缩减到四五万时,这些弱校拿什么来博得一席地?在这个家长靠脚投票的大环境下,生源才是学校的生命线。

另外,所谓的名校到底是靠掐尖还是靠自身的办学实力,还是家长给孩子在校外的“加餐”,增加摇号名额也是对民办的考验。

优录到底怎么改?是大刀阔斧,还是小打小闹,没多久也要揭晓了,改革必然有阵痛期,这届的家长的心怕是很难平静了。

来源:涩学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