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考察。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强调“要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考察。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强调“要坚持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新风。”
文明的社会是崇尚法治的社会,社会文明新风需要法治之力来守护。
厚植新风正气,重在普法宣传教育。全省政法机关及政法系统正努力将殷殷嘱托化为推进工作的强大动力,聚焦重点难点、创新普法形式,让法治文明新风激荡在黔山贵水间。
创新形式 让普法出“新”
在新媒体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法律知识搭乘新媒体的快车,走进人民群众生活,成为当下普法工作面临的时代挑战。
近年来,我省政法系统紧紧抓住互联网普及的机遇,大胆探索,借助新媒体平台开启普法新征程,致力于让法律知识以更有针对、更接地气、更易传播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让法治之光遍洒城市社区和美丽乡村。
在普法宣传的过程中,省司法厅精心打造的“黔微普法”算得上是成效显著的新媒体平台。自2016年上线以来,“黔微普法”微信公众号凭借丰富、实用的内容,吸引超250万用户关注,累计发布文章1.5万余篇,总阅读量高达5亿余人次。
借力新媒体,普法宣传插上了“云翅膀”——
在黔东南州,“苗侗普法”具有超高人气,它充分利用短视频短、平、快且深受群众喜爱的特点,创作900余部普法短视频,累计播放量高达20亿人次。
在黔南州,都匀公安的线上直播普法活动也获得了不少流量,仅在一次关于婚姻家庭法律问题的直播中,就吸引了超过10万名网友观看。
在安顺,由安顺市司法局制作的普法短视频、方言短剧、H5动漫等新媒体产品高达1098个,累计浏览量超328万人次。
我省各地的新媒体普法,之所以能吸引群众目光,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在宣传形式上推陈出新,摆脱了传统普法的教条化、形式化,充分激发了人们学法的兴趣。
一场场鲜活、生动、有趣的普法活动,推动着法治观念走进千家万户,法治的规则、文明的理念便也慢慢根植人们心中。
拓展范围 让普法见“行”
推进全面普法,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需要不断扩大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知晓力。
普法产品,按照传统的课堂、培训等单向灌输,或依靠单一网络转发推送,在传播广度和宣传效果上依然有局限。
如何破局?全省各地都有一些创新探索:以活动为载体,全域联动,开展互动式普法等。
比如2024年的民法典宣传月——省司法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到有关企业开展“深入实施民法典,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主题活动;省体育局、省司法厅开展“民法典进赛事”村BA专场普法活动,将法治宣传融入全省各级各类体育赛事,打造贵州“全民普法+全民健身”品牌;省农业农村厅、省司法厅则在铜仁市德江县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法律入企普法宣传活动……
当人人都知法守法用法,文明新风的树立就有更加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氛围。这些活动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具有极强的互动性,有助于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切实推动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形且有效覆盖,既加快普法的传播速度,也拓展了传播广度,为实现全民守法的目标筑牢坚实基础。
聚焦内容 让普法贴“心”
普法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实用性高,一场场普法宣传活动成为一幕幕“破心中贼”的法治精神传递,让每个人都从心里信法奉法。
在普法工作中,我省政法系统不仅在形式上出新,还在内容上出彩,各地各单位各显神通,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等多种元素,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普法内容。
省司法厅“黔微普法”视频号,依托公开庭审现场视频,整合贴近群众生活的案例,精心制作72期《直击庭审》普法产品,让群众直观感受法律的威严与公正;
黔东南州司法局依托“苗侗普法”新媒体平台开展法治宣传直播,邀请律师和州直相关执法部门进驻新媒体直播间,结合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直播带法”,将法律条文、法律案例变得通俗易懂,极大缩短了司法与公众的距离;
都匀公安精心制作系列短视频,通过真实案例改编,让演员生动演绎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话术,再由民警进行专业的法律解读和防范提醒,让群众直观了解诈骗套路;
……
普法工作要“走新”,更要“走心”。实践证明,聚焦内容建设,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普法宣传产品,才能让法治声音抵达人心。
文明进程永不止步,法治之路任重道远。全省政法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普法工作上持续发力,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贵州大地蔚然成风。
推荐阅读:
【牢记嘱托 展现新风采】以高水平法治护航贵州高质量发展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