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消费新场景·智慧阅读VS“硬核”穿越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9 13:39 2

摘要:“一座城市的文化浓度,主要取决于它的吸引力。”在宁夏银川,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智慧阅读把脉脉书香送到每一位读者身边,让VR技术带您穿越千年时光,重现历史场景。

“一座城市的文化浓度,主要取决于它的吸引力。”在宁夏银川,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智慧阅读把脉脉书香送到每一位读者身边,让VR技术带您穿越千年时光,重现历史场景。

智慧阅读很酷

如何成为君子?

AI虚拟人孔子在线答

在宁夏大学读博的王晓娜,是宁夏图书馆的常客。3月19日,她在宁夏图书馆埋头学习了大半天,有些疲乏。一抬头,图书馆二楼西侧的“智慧阅读空间”跃入眼帘。“听说还不错,不如去试试。”王晓娜有些心动。

当日15时,王晓娜搜索宁夏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在“预约服务”菜单一栏点击“座位预约”,看到“智慧阅读空间”的60个座位还有3个可选择,当即点击座位号与日期、时段。预约成功后,她准时到“智慧阅览桌”扫码签到,桌上电源通了,灯亮了,还能自行调节明暗。王晓娜从自选书架挑了一本名家散文集品读了一会儿,又挪到一个安静的角落,通过库客音乐机畅听了几首古典音乐。预约的3个小时到了,她背起手提电脑回家。“这里的场景打造得特别舒适,配备的图书资源也很多,提供很多个性化需求,体验感满分。”王晓娜说。

2024年4月21日,宁夏图书馆“智慧阅读空间”对外运行。相较传统阅读区域,“智慧阅读空间”开放时间延长,为每天的8时30分到22时30分,读者可通过线上预约方式提前选座。宁夏图书馆技术部工作人员刘晨亮介绍,通过线上预约,不仅解决了一座难求的问题,也提高了图书馆空间利用率,让每个座位都能被合理利用。这里配置近万册书籍,涵盖文学、历史、科研等22大类。为让读者体验到更多数字阅读智能服务,还配置新语听书仪、光影阅读仪、数字留声机、VR体验及有声太空舱等设备,让读者能够进行沉浸式阅读体验。同时,配置智能自助办证借还一体机,上线“社保卡一卡通服务”,使用社保卡即可开通借阅权限,代替传统的“读者证”,可免费借阅图书馆的纸质、电子图书,享受馆内全部线下及线上服务。

“这是光影阅读仪,光线柔和、字体大,不费眼睛。”“坐在听书仪前,戴上耳机可以随意听书。”“西门和南门入口处的文化长廊,有猜灯谜、诗词飞花令、国庆知识问答等,资源丰富。”刘晨亮逐一讲解设备功能和特点。据介绍,智慧阅读深受学生群体喜欢,“智慧阅读空间”运行近一年来,阅览人数达610261人次,“智慧阅览桌”预约68490人次,总学习时长180342小时。

数字化时代,书店也紧跟潮流,推出智慧阅读这一全新业态。3月20日18时许,银川一中学生高小博放学后,走进宁夏新华书店教育书店。通过提前智能预约系统,他在书店二楼的AI自习室投入“一人一格一盏灯”的沉浸式学习场景,感受着科技赋能的高效学习氛围。桌上有一台智能学习机,打开后可随时查阅数学、语文、英语等相关课程辅导、阅读思维训练资料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与“大咖”对话。“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君子?”“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要讲究礼节?”刚问完,AI虚拟人孔子便出现在屏幕上,一一作答。

书店工作人员朱慧敏介绍,AI自习室已成为书店最富个性化的标签,搭载智能光环境系统与降噪黑科技,还有个性化学习方案定制服务,成为学生群体体验“未来学习模式”的热门区域。

新华书店教育书店是宁夏首家智能化书店,创新整合教材教辅、数字资源与智能科技,店内特别设置“教材版本馆”,系统陈列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时期人教版教材,结合实物展示与多媒体讲解,直观呈现教育发展历程,吸引读者驻足品读。科技赋能的文化服务贯穿书店每个角落,智能推荐系统通过数据分析为读者精准匹配书籍,线上线下资源无缝衔接的数字平台让知识获取更便捷、更高效。

西夏陵VR项目超炫

踏入时空隧道

跟着“妙妙”破谜题

戴上VR头显,踏入虚拟地宫,神道两侧的夯土残垣在虚拟光影中重焕生机,六棱柱碑亭的浮雕纹路纤毫毕现,飞天壁画上的伎乐天衣袂翻飞,穹顶的星图随头部转动而流转,连空气中的“陈年檀香”都仿佛透过屏幕扑面而来……体验西夏陵景区推出的大空间高沉浸VR数字体验项目——“神秘的西夏陵”,仿佛踏入时空隧道,穿越至近千年前的西夏时期,正在亲历神道漫步、地宫探秘等场景。

近期,“神秘的西夏陵”VR数字体验项目凭借前沿科技与历史文化的深度融合,成为宁夏文旅消费的新晋“打卡地”。该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西夏陵的历史文化、建筑风貌生动还原,游客佩戴VR设备后,即可“亲临”贺兰山麓见证西夏陵营建奇迹,感受西夏陵地宫的神秘。

体验中,游客以第一人称视角化身“探秘者”,跟随虚拟向导“妙妙”,破解地宫机关谜题。当指尖划过壁画上的“天书”字符时,利用技术手段在现实空间会出现对应的汉字释义,历史叙事由此具象化。该项目从多部典籍中提取300余处文化符号,重构出“西夏文字解密”“地宫探险”等互动剧情。消失的西夏鎏金铜牛、迦陵频伽(妙音鸟)等文物通过粒子特效“复活”。

“西夏陵对我们来说一直很神秘,尤其是地宫。这次带孩子来看了4D电影、体验了VR项目,感觉到西夏陵地宫参观了一趟,非常不错。”4月1日,来自杭州的游客周女士体验后由衷赞叹。

“我们复原了已损毁的月城、碑亭等古迹,甚至让‘消失的国宝’在虚拟场景中重现。”西夏陵景区市场部负责人介绍,“神秘的西夏陵”VR数字体验项目不仅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还极大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这个项目融合5G和动态捕捉技术,在实现多感官沉浸体验的同时,更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通过游客行为数据,可分析出最受欢迎的西夏元素,为实体修复提供参考。”该项目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西夏陵景区还推出LBE大空间(基于位置的虚拟现实技术)项目“探秘西夏陵”、4D电影《时空秘境之旅——重回西夏》、实景剧本杀《消失的国宝》等,将文化与科技完美融合,让游客在虚拟与现实的“数智化”情境中互动、沉浸。“西夏陵VR数字体验项目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历史文化基因的数字化转译。”西夏陵景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当科技与历史在此共振,沉睡千年的西夏历史文化正以年轻态重返现实,而这场虚实交融的探索,或许正是文化遗产永续传承的密钥。(新消息报记者 陈秀梅 张雪梅 韩胜利 文/图)

来源:新消息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