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学大讲堂第十三讲成功举办|202504-37(总第3045期)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3:41 1

摘要:3月29日,宋学大讲堂第十三讲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浙江古籍出版社主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承办。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敦和讲席教授刘东先生担任主讲嘉宾,浙江大学文学院古籍所教授、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高

宋学大讲堂第十三讲成功举办

3月29日,宋学大讲堂第十三讲在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举办。本次活动由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浙江古籍出版社主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承办。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敦和讲席教授刘东先生担任主讲嘉宾,浙江大学文学院古籍所教授、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顾问龚延明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陶然教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祖慧教授、周佳副教授,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馆长周佶,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馆郑颖,浙大出版社白伟杰,浙江省博物馆任群景,浙江古籍出版社社长王旭斌、副总编辑陈小林等领导专家出席此次活动。

讲座题目为“如果历史终结于宋代”。刘东教授报告内容十分丰富、深邃,分八个部分:(一)对于历史的两种判断;(二)向着公正的中西的竞逐;(三)总是始料未及的偶然;(四)长存于心中的必然;(五)对于宋代断崖的感受;(六)从共和主义的解读看;(七)如果历史终结于宋代;(八)徒手登上那块酋长岩。他由对宋代的两个历史判断及与之暗中相连的两种针锋相对的“东西文明观”切入话题,指出中国自先秦孔、孟以来一直追求君王统治下社会统一、公平理想,到了宋代,终于实现了当时世界所能达到的社会“公平”的最高境界,且在制度安排上切实地启发过欧洲,对欧洲的政治现代化产生了“中国的影响与示范作用”。历史很大程度上总摆不脱“偶然”的“运气”成分,也有“人心所向”造成的“大势所趋”的必然,在展开于中西之间的、向着“公正”理想的不断竞逐中,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以后,出现了欧洲政治与社会现代化的“西方兴起”,与中国专制思想制约社会发展的“中国下沉”的转换,的确,中国在后半程落到了后边。然而,就像眼下再来回望宋代政治的情况一样,谁又敢说当今西方所施行的、这种总算还“相对合理”的政治制度,不会在今后的发展中,被别人“弯道超车”?我们还是应当亳不动摇地看到,曾经推动过中国进取的价值理念,仍“千古不磨”地活跃在我们心中,而且它还完全有可能,被证明是下一步重大转机的关键。刘东教授的演讲,引经据典,中西贯通,驰骋古今,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下勾连历史与现实,分析中西文化先与后的时段性、优与劣的相对性、制度新旧更替的规律性。他的双向与换位思考,显示了在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与合理性,带给听众一场深具洞察力和启发性的思想学术盛宴。

“宋学大讲堂”是浙江古籍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宋学研究中心在打造以宋韵文化为代表的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的积极探索与尝试。按照计划,讲堂每年四讲,一季度一讲,邀请北京大学历史系、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历史系、四川大学古籍所等学术机构为后援单位,力争通过若干年努力,把“宋学大讲堂”构建成具有中国气派和国际影响的宋学交流传播平台,打造成为具有浙江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品牌,让宋韵文化从浙江走向全国,从国内走向国外。

来源:宋史研究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