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母爱一甲子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9 09:52 2

摘要:翻看手机时,无意间看到了母亲的照片,她那和蔼可亲的笑貌,酷似平日里与我聊天的亲切模样,禁不住随手将老人家的照片发到了家庭的聊天群里,顷刻,群里便传来了我儿子的信息:“老爸,又想你妈妈啦?”

翻看手机时,无意间看到了母亲的照片,她那和蔼可亲的笑貌,酷似平日里与我聊天的亲切模样,禁不住随手将老人家的照片发到了家庭的聊天群里,顷刻,群里便传来了我儿子的信息:“老爸,又想你妈妈啦?”

是的,去年的这个季节,慈母匆匆走完了她九十个艰难岁月,驾鹤西去,留给了我们无尽的思念。尤其是作为家中长子,一年来,多少个工作之余,多少个不眠之夜,在照片前,在睡梦里与母亲相见,母亲的音容笑貌宛若在世,恍如昨天,她对家庭尤其对我倾情付出了一个甲子的真爱,让我无比幸福,也令我深感内疚,没齿难忘!

母亲共生养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说实在的,无论是在谁家,操持如此一个大家庭实属不易,更何况像我们这样的一个残缺家庭。

听说,父亲年轻时便在部队落下了严重残疾。当年正值解放战争初期,小学毕业的父亲应征入伍,光荣地成为一名军医,救治无数伤员,为战争的胜利作出过很大贡献;在一次伏击战中,一颗罪恶的炮弹在父亲不远处爆炸,父亲当场被炸晕,大脑失去了常人的意识,被迫复员休养,一度病情稍有恢复;成家后,大队干部看中了他的高明医术,便被安排进入大队卫生室负责医疗工作,后因突发事件,父亲情急之下旧病复发,完全崩溃,彻底失去了青春活力,沦为了“精神病人”;从此,这个精通中医、擅长针灸、曾救治过无数病患、有着“在世华佗”美誉的父亲,失去了昔日的荣耀与光环,留下了终身遗憾。

父亲的突然变故,家庭就像浩渺巨浪中落帆的一叶扁舟,顿时失去了安全支撑,漂泊无助,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为了维持家庭生计,母亲既当爹又当娘,养育儿女、养家糊口,家庭的重负全部落到了她一个人身上,既要下地劳动争工分,轻工重活抢着干,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又要操持家务育儿女,脏活累活一肩挑,春夏秋冬,无一例外。数十年来,在母亲苦心经营下,家庭不但没有被接踵而至的压力压垮,反而孵化成多个完美家庭,儿孙们基本如愿以偿,成家立业,安居乐业。

我在家庭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五,因为是继四位姐姐之后出生的,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所以,我在家庭中显得特别的“惯”。处处受宠的我几乎是在母亲的重点呵护下茁壮生长,在母亲重点注视下步入人生,在母亲重点教育下贡献社会。

母亲没有“孟母戒子”的睿智,却有望子成龙的理念。母亲目不识丁,是地道的乡野村妇,但做人的道理从来不缺,她常说,一个人能成才更好,但首先要守规成人。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母亲总是想方设法为我们交足每学期的学费;一年四季,宁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让我们吃饱穿暖;那个时候,除了钱和粮食以外,最金贵的算是火油了,但无论怎么缺乏,每天晚上写作业,母亲从来不会催促,总是耐心陪着我们做针线活,直到作业完成为止;平时,她总是拿村子里的好人好事做教材,严格要求我们尊敬长辈,向上向善,从不因为宠爱而放任放纵,曾止几次,我与邻居小孩闹矛盾搞摩擦,即使问题不在于我,但每次回来后,母亲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严厉地批评我甚至揍我一顿,并强制向我们灌输了“一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从而,让我悟出了“闲时静思己过”的深刻内涵。

母亲没有“画荻教子”的智慧,却有“陶母退鲊”的坚定。母亲常常对我说,一个人能当官更好,但首先要大公无私。从我记事之日起,“大寨工”时期,我们家从来都是个“超支户”,可谓入不敷出,寅吃卯粮,但母亲总是自立自强,从来不会贪念集体分毫利益;包产到户后,尽管经济收入有所提高,但毕竟没有强壮劳力,家庭收入仍然有限,母亲都是第一个上缴集体的提留款和公粮,从来不打半点折扣。不仅如此,还督促子女严格遵守国家政策法规,积极完成集体下达的各项任务,任何人不许越“雷池”半步。因为父亲是复员军人,又是残疾,一次我在镇民政办采访时,民政办负责同志说可帮助将我父亲纳入“低保”对象,并交给我一张表格,填写相关情况后交给村里一起上报,我将情况告知母亲后,谁知母亲非但不高兴,反而对我一顿数落,责令我将这个难得的名额让给了其他更需要的人。从此,母亲的大公无私、不贪图个人利益的美德,成为我工作生活的标杆和准则。

母亲没有“岳母刺字”的豪情,却有精忠报国的善举。“一个人能报国更好,但首先要衷心爱国。”这是母亲对儿女特别对我的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她常说,我们都是平常人家,平凡的人能够遵纪守法,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就是爱国之举。走上工作岗位后,母亲对我的要求更是严格有加,每次从班上回来,她总是问长问短,告诫我一定要遵守单位纪律,团结同事,爱岗敬业,吃苦在前,不贪图享受。因为我是搞新闻宣传工作的,那时,农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广播,她一有空,便在广播里听取我的新闻宣传,有时,还将我的宣传内容讲给邻居们听;有一次,我出差学习去了,一连几天没听到我的新闻,她很不放心,骑车到我家了解情况后才放心。在母亲的关心教育下,我始终将宣传一线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连续三十多年受到省市县等各级单位的表彰达到百次之多,近百篇作品获得各级奖励,还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每当她老人家见到我的获奖证书时,脸上总是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母亲的一生没有半句豪言壮语,也没有一件惊人壮举,只是用她那勤劳的双手、朴实的情怀和忠实的善举,全力地支撑着家庭,默默地感染着儿女,尽力地贡献着社会,成为我享用一生的精神食粮。

董素印

来源:领航育儿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