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随着美国宣布对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施行所谓“对等关税”,中国迅速做出反应——在4月4日宣布同步为所有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34%关税,中美贸易战由此再次拉开序幕。
4月2日,随着美国宣布对全世界大多数国家施行所谓“对等关税”,中国迅速做出反应——在4月4日宣布同步为所有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加征34%关税,中美贸易战由此再次拉开序幕。
相关消息发布后,清明假期后A股开市就引发了全球大跌,基本酒类股票全线飘绿。4月8日部分酒企略有上扬,但涨幅甚微。
股市动荡引发酒行业深思:面对新一轮贸易战的硝烟再起,中国酒行业又将去往何方?
专家:短期无直接影响
行业调整周期再加长
关税反击”开始后,知酒君第一时间对国内多名酒行业专家进行了采访,大家最为一致的观点是认为:由于中国白酒产业链无涉外元素,产业出口比重极低,因此直接影响较为轻微。但从长期来看,经济环境大趋势走弱,可能会让当下的酒业调整周期进一步延长。
▶ ▷ 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
本轮贸易战主要对科技、金融、生活刚需影响更大,对白酒的直接影响较为微弱。在宏观经济发展看弱及消费端继续受到冲击的影响下,依据调研结果来看,白酒消费价格带下移还会持续,大众酒市场容量将会扩大,值得看好,而次高端场景会进一步受到冲击。
●未来100~300大众价格带将会扩容,500~800次高端价格带面临萎缩。在拉动内需背景下,高端和大众仍然将保持刚需地位。白酒消费总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整体价格重新调整在所难免。
●从适应市场趋势角度来说,白酒依然能够承载充分的情绪价值,因此轻量化、低度化的酒饮赛道能否在调整期中冲击白酒主流地位仍需观察。三大香型白酒当下的主要行业命题没有变化:看酱香能否扩容、看清香能否打出增量、看浓香白酒能否稳定发展。区域酒的扩张和名酒的品类格局带动,仍然是接下来白酒行业的重要看点。
▶ ▷ 谏策咨询公司总经理刘圣松:
●全面关税大战开打,前一日美股大跌,节后白酒股整体下挫4.5%,全球资本对本轮关税战还是非常担忧的。贸易战短期对国内出口制造业影响都会很大,势必将会加速一个周期的经济下行。
●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本轮白酒行业调整去库存周期预计加长。但另一个层面,国家层面加大内循环,刺激消费政策相继出台,对民间消费引导势必增强,对白酒行业特别是民酒消费会有利好表现。
●对白酒行业格局来说,有几点趋势确定性比较高:第一,贸易战会进一步加速白酒产业集中,中小企业汰换加快;第二,受国内消费刺激影响,高品质的区域性名酒将以性价比迎来发展机遇;第三,大众100~300元、中低光瓶市场将加速扩容。800~1000元及以上市场价格承压加大,价格下探风险增大。
▶ ▷ 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
●基于目前中美酒业进出口形势来看,贸易战对美国酒会造成更多的直接影响。白酒出海依旧是方兴未艾,转身并不困难,所以暂时来看直接影响不大,但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会对酒业造成一些间接影响。
●我觉得贸易战某种意义上对国产酒现状也是有利的,在当前贸易战形势下,拉动内需和促进消费的需求会对酒业产生一些商务场景方面的拉动。另外一方面贸易战深入开打后,能够调动消费者对国家、对地区的民族情怀迸发,这样的行业机会点都是值得把握的。
●对于Y时代、Z时代人群代际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情绪消费、悦己消费趋势,是在向大众层面发展的,在经济走弱的时候这种消费氛围的会有所扩大,值得观望,但酒企当下还是要维持好长期战略不变形,适当短期灵活调整。
展望:三大趋势近在眼前
坚定战略方可突围
从宏观层面来看,白酒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及消费市场重心都在国内,“对等关税”短时间内不会对白酒行业造成直接冲击。但白酒行业的兴衰与国民总经济形势休戚相关,作为市场的晴雨表,白酒行业注定将要面对“阴雨连绵”的未来形势。对此,知酒君认为厘清三大问题最为关键:
▶ ▷ 白酒外贸占比不及总量1%,“关税战”对产业影响轻微
从中美两国视角来看,中国对美酒业出口比重极低,白酒出海依旧以东南亚、华人圈为主,若受关税影响则以价格波动、增量放缓为主要预期。
但国内经济形势受贸易战影响将不可避免的放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中国酒行业需要做好面对营商环境持续恶化的思想准备。
另一方面,美国酒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占领较易为欧洲、澳洲同类产品替代,且由于美国“对等关税”制度波及欧盟及整个西方世界,若以欧盟为领导的西方世界对美国集体实施关税反制措施,则国际烈酒的贸易格局将必然形成剧烈震动。
本轮股市大跌主要反应资本市场的恐慌与情绪波动,截止4月8日发稿日,部分酒股如五粮液、青岛啤酒、汾酒均有小部分(约2%)回调,显示资本信心正在恢复。总体而言,国内酒股整体下跌幅度不及全行业平均水平,这反而印证了中国酒行业在“关税战”中依旧具有较好抗风险性,故“关税反制”对于中国酒产业的实际影响依旧十分轻微。
▶ ▷ 现行战略不调头,“情绪消费”成关注点
自2017年酒业从产量巅峰走向下滑后,本轮白酒行业调整的战略方向的显著成型,是始自疫情及后疫情时代的大众消费低迷期。在“对等关税”阻碍外贸进而影响经济的大背景下,消费低迷的现状恐将持续延长,这也意味着24年末关于存量竞争成为白酒行业常态的预判,如今已经提前到来,那么对于大多数酒企来说,应对调整期的现行战略就都有了坚定信心持续下去的理由。
产品细分来说,高端酒消费市场或因未来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内需调整性增长的趋势,引起商务场景一定规模的复苏,进而从中受益;次高端受消费紧缩影响、价格带下移的趋势还将持续;大众酒市场有望在内需消费刺激等趋势影响下,进一步扩容市场。
简言之“高端+名酒”的哑铃型产业结构还将进一步深化,“高+低”价格带的竞争,依旧是未来白酒市场的主战场。
另外一方面,在经济紧缩期,“口红效应”的存在已被历史反复验证:大众化、情绪消费的产品将有机会会异军突起。
回顾3月份结束的“十年最冷春糖”,不难发现在“传统白酒赛道”领域之外,以健康、轻量化、悦己为标志的酒类产品,获得了超越以往的关注度而成为展会热门,这意味着“情绪消费”的苗头已然呈现。
●主打 “轻酒饮” 概念的低度果酒、米酒、露酒,以清新口感、小包装、低酒精度等轻量化特点,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追求自在、适度饮酒的生活态度;
●酒企药企互相跨界重拾保健酒赛道,借 “药食同源” 卖点,切入养生人群市场;
●自调鸡尾酒,以推崇自主DIY、自我取悦、彰显个性等特点,在国内市场不断平民化、本土化发展的同时,也在向着更多消费场景进行渗透。
总体来讲,低负担、轻量化、悦己需求本质均属于“情绪消费”领域,虽然年轻一代的饮酒风潮主要还是经由代际转移而呈现缓慢发展的事态,但在经济持续走弱的情况下,Y时代与Z时代的原子化、个人化、碎片化的“情绪消费”需求,将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时间与空间。因此当情绪消费能够积蓄起更大的力量,形成左右消费理念风潮的可能性也就大大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白酒企业不论是以新产品、新饮用行为等方式试水“新酒饮”领域,还是依托传统白酒产品创造更多提供“情绪价值”的情感消费体验,均是适应消费趋势转变及促进企业产品线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战略思路。
▶ ▷ “关税大战”挡不住白酒出海
在当下“关税反制”的大前提下,逆势谈论白酒出海似乎显得颇不现实,但细究中美贸易战的细枝末节,可以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首先,“关税反制”在目前阶段来说,并未呈现“中国VS西方”的格局,反而以“美国VS世界”成主旋律,如国际烈酒市场因贸易平衡打破而进入混乱调整期,这对于中国白酒出海来说,未尝不是可乘之机。
进一步来说,中美之间虽然因为高额关税使得双边贸易受阻,但中国烈酒所应着眼的国际市场并非只有美国,具备相似烈酒消费习惯的欧洲、华侨高度聚集的东南亚市场依旧应该是白酒行业出海的主流方向。
况且中国白酒在海外市场并未形成清晰的价格认知体系,在“白纸一张好作画”的情况下,白酒出海并未见到实质性的阻碍。
而最重要的是,在经济大趋势仍将放缓的前提下,白酒行业要做好缩量竞争提早到来的思想准备。若能早一步走出存量市场,便能早一步看见更广阔的天空,这是白酒出海必须从当下开始着手布局的核心前提。
总而言之,贸易战虽为中国白酒产业带来长远影响,但大趋势的确定性反而前所未有的清晰,看得懂未来,自然更好布局。说一句“丢掉幻想,准备战斗”形容当下的白酒行业所面临的形势,也并不为过,转型与创新的大门仍旧敞开,危难之中也总有新的机遇,白酒企业唯有顺应大势、果敢变革,方能在变局中站稳脚跟,继续向前书写产业辉煌。
来源:XN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