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留石村地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番田镇西南部,毗邻新洛路,因汉代名臣石奋得名,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624户2626人,耕地面积2733亩,是传统小麦制种基地。
大河网讯 西留石村地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番田镇西南部,毗邻新洛路,因汉代名臣石奋得名,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624户2626人,耕地面积2733亩,是传统小麦制种基地。
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带动群众增收、实现共同富裕”为核心目标,创新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复合种植、特色产业培育等高效农业模式,完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变革,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产业兴旺、集体增收、群众受益”的乡村振兴之路。截至2024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96万元,较2020年增长268.5%,小麦、玉米单产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县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小田并大田”,土地规模经营激活发展动能
创新模式破瓶颈。针对土地碎片化、效益低的问题,西留石村率先探索推行“村集体土地流转+公司运营+农户分红”模式,从2020年起,逐步扩大集体流转土地面积,截至目前,全村2600亩土地全部实施土地规模经营,耕作面积增加4%,破解细碎化难题,实现“小田并大田”,增产又增收。专业运营增效益。通过与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营,配套水肥一体化、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实现稳产增产,2024年小麦亩产达1530斤、玉米1740斤,较传统种植增产20%以上。利益联结促增收。建立“租金保底+分红激励”机制,农户以土地入股变“股民”,形成“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格局,集体累计增收超300万元,“二次分红”100余万元,实现集体经济与农户收入“双提升”。
“一田双收”,复合种植增效保障粮食安全
西留石村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种植战略,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念深入践行,通过科学规划、精心部署,率先进行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一是选良种,选用耐密植、抗倒伏的MY73玉米和中黄301大豆品种,优化株行距配置。二是用良技,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高密度播种等关键技术,破解“粮油争地”矛盾。三是增效益,2024年完成1300亩复合种植,玉米不减产前提下亩均增收大豆200余斤,亩综合收益提升400元以上,推动县域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三端协同”,特色产业升级促进三产融合
西留石村积极响应县委号召,抢抓怀药产业升级机遇,以“铁棍山药小镇”建设为抓手,全产业链布局,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体系,推动怀药从“药”字号向“食”字号、“健”字号转变。一是生产端,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广有机种植和种苗繁育技术,保障品质。二是加工端,探索“村集体+农户+企业资本”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山药脆片、饮料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三是服务端,打造商业街区、科技中心、农事体验中心,有效推动“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群众就业100余人,村集体经济可增收50余万元,实现“一产接二连三”跨越式发展。
西留石村的实践表明,乡村振兴需紧扣“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支部牵头破难题,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凝聚发展共识。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赋能传统农业,推动规模经营与复合种植深度融合。三是坚持联农带农,通过土地入股、就业帮扶、产业分红等方式,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增值。下一步,西留石村将持续深化“三产融合”,拓展智慧农业、电商销售等新业态,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孙伟民)
编辑:林辉审核 :刘思嘉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