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白酒的消费和生产高度集中于国内市场,出口额仅占全球烈酒市场的不足1%(2023年数据),且主要面向东南亚、香港等地区,对欧美市场依赖度极低。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白酒出口的直接冲击较小。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大战中,中国白酒行业表现出极强的抗风险能力,甚至因进口酒类价格上升和国内消费政策支持而受益。
1. 白酒行业受关税直接影响有限
中国白酒的消费和生产高度集中于国内市场,出口额仅占全球烈酒市场的不足1%(2023年数据),且主要面向东南亚、香港等地区,对欧美市场依赖度极低。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白酒出口的直接冲击较小。
白酒出口以头部企业(如茅台、五粮液)为主,其国际化战略更注重品牌推广而非依赖单一市场,且通过香港等低关税中转地规避风险。例如,2024年香港降低烈酒税后,白酒企业进一步受益。
2. 进口酒价格上升利好国产替代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欧盟葡萄酒、香槟等加征200%关税,可能导致进口酒类价格大幅上涨(如一瓶50美元的香槟成本可能升至90美元),削弱其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中国对进口酒类的关税政策可能保持稳定,进一步扩大国产白酒的价格优势。
进口酒类价格上升可能促使国内消费者转向性价比更高的国产白酒,尤其是高端品牌(如茅台、五粮液)和中端产品(如洋河)。例如,2024年白酒出口额增长14.1%,显示国际市场对中国白酒的认可度提升。
3. 政策与内需支撑行业基本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提振消费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白酒作为必选消费的核心品类,受益于餐饮、婚宴等场景的回补及居民收入改善。例如,2025年“双春年”可能带动婚宴需求增长,白酒消费量有望提升。
当前中证主要消费指数市盈率仅20.76倍,处于近1年19%分位的历史低位,白酒板块估值修复空间较大。必选消费ETF近两周规模增长显著,资金持续流入显示市场对消费板块的信心。
4. 国际化战略加速对冲外部风险
头部企业布局海外市场。茅台、五粮液等企业通过“和美全球行”等活动加速品牌国际化,并针对海外市场开发低度化、多样化产品(如鸡尾酒基酒),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接受门槛。例如,茅台计划到2035年实现全面国际化,构建品宣、渠道、法规等六大体系。
东南亚地区占中国白酒出口量的60%以上,且与中国文化相近,未来可能成为增量主力。2024年白酒出口额达8.05亿美元,同比增长显著。
中国白酒行业在关税大战中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主要原因在于其内需主导的市场结构、进口替代效应及政策支持下的消费复苏。
来源:价值投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