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子 豪:作为长青诗社下设的书画院,我们深知自己的使命是将诗书画艺术相融合。诗书画文脉相通、艺术同源。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我们认为把诗词吟唱出来,谓之有声;把诗词书画出来,谓之有色。这种“有声有色”的呈现,让诗词不再只是高冷的文字,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
彭定军 字子豪。深圳市长青诗社常务副社长、书画院院长,湖南省诗词协会岭南诗会执行会长,中华诗词学会书画界诗词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张树华 1950年出生。深圳市长青诗社书画院顾问,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诗书画院荣誉院长、燕晗诗社社长,书法报社签约书画家。
翰墨润岁月 诗情画意浓
——访深圳市长青诗社书画院院长子豪、顾问张树华
□本报记者 谢 潇
《书法报·书画天地》:深圳市长青诗社书画院是什么时候成立的,目前有多少成员?
子 豪:深圳市长青诗社书画院成立于2020年12月,至今已走过了5个年头。目前,书画院有成员205人,其中,骨干成员63人。
《书法报·书画天地》:长青诗社近年来在全国声名鹊起,诗社书画院的设立目的与宗旨是什么?
子 豪:作为长青诗社下设的书画院,我们深知自己的使命是将诗书画艺术相融合。诗书画文脉相通、艺术同源。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我们认为把诗词吟唱出来,谓之有声;把诗词书画出来,谓之有色。这种“有声有色”的呈现,让诗词不再只是高冷的文字,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为此,长青诗社同时成立了长青吟唱会和长青书画院。如此不仅能提升诗词品位,还拓展了诗词的表现形式,丰富了诗词的文化内涵。诗词与吟唱、书画的结合,和谐地构成了诗词文化的“声”与“色”,成为诗词界一道文化风景。长青诗社也成为全国诗坛同时拥有声色艺术两个平台的诗词组织。
《书法报·书画天地》:长青书画院举办过哪些重要活动,作出了哪些社会贡献?
子 豪:中华诗词学会书画界诗词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谢少承曾在一次书画展的致辞中说:“传承与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长青书画院的坚守与担当。”长青书画院成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书画创作活动:每月推出会员诗书画专题月刊(微刊),每年为书画院所有成员(包括顾问、名誉院长等)推出个人诗书画专辑,年底推出个人诗书画年鉴,总结其一年来在诗书画方面的创作成果。5年来,我们始终秉持对诗书画艺术的热爱与执着,积极参与各种比赛和专题活动,比如每月的长青笔会、咏史微刊等,为书画创作提供专业支持。尤其在长青诗社每年所承办的十余次全国性诗词楹联大赛中,书画院发挥了书画方面的专业力量,为获奖作品创作书画作品,用于微刊宣传、展览出书。我们长年做文化义工,每年无偿为各项公益事业创作书画作品300至500件。特别是2024年12月,我们成功举办了深圳市首届诗人书画作品展,得到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周文彰先生等许多领导及名家的支持和参与,展出书画作品141件,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赞誉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长青书画院一直努力践行中华诗词学会提出的诗词“七进”(进景区、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家庭)指导方针,先后在上述相关单位场所建立了11个书画创作交流基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广东汕尾南天湖景区建立了梅花诗词石刻文化长廊。
我们的工作不仅让更多人重新认识到诗书画融合的魅力,也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推动了中华诗词向多维度发展。
《书法报·书画天地》:长青书画院的特色是什么?与其他书画社团有何不同?
张树华:长青书画院的所有成员首先必须是诗人,即所谓诗人书画家。这是我们书画院与一般书画院最大的不同之处。自建立之初,书画院就有一个硬性规定:申请入会者必须是诗人,且是长青诗社较为优秀的诗人。如果诗写得太一般,也不能成为我们的会员。这样的规定,符合当下创作提倡尽量少抄古诗、多写自己作品的要求。诗词滋养了书画,书画拓展了诗词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书法报·书画天地》:长青书画院今年计划开展哪些重要活动?
张树华:长青诗社近年来活动丰富,作为二级机构的长青书画院,一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今年的主要活动包括:1.举办第一届“乡村梦·南越王杯”全国诗词楹联大赛书画作品创作和展览。2.举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主题书画作品展。3.举办第三届“助残杯”全国诗词大赛书画作品展,包括出作品集和微刊。4.举办第四届“长青杯”鹏城七月红中华诗词竞赛获奖作品书画作品创作,包括出作品集和微刊。5.举办首届“屈原杯·同饮一湖水”诗词曲赋联创作赛与评论邀请赛获奖作品书画创作展,包括出作品集和微刊。6.举办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诗人书画作品大展,包括出作品集和微刊。7.举办第八届寰球华人“中国梦·深圳杯”诗词楹联大赛获奖作品书法展,包括出作品集和微刊。8.出版《长青书画院成立五周年会员诗书画精品集》。
《书法报·书画天地》:请问书画院有哪些发展壮大的经验可以分享?
张树华:一个民间文化组织在既没有资金和场地支持,也无有力纪律约束的情况下,要持之以恒地办下去实属不易。深圳市长青诗社建社40年,书画院也越办越红火,越来越壮大,在全国卓有声誉,被中华诗词学会领导称为“长青现象”“长青精神”。这关键在于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不断吸收了一批又一批酷爱传统文化、乐于奉献、不计报酬、善于包容、开放拓展的骨干分子。实际上这也是特区精神的体现!深圳,就是有这么一批人,建特区如此,搞艺术社团也是如此。如我们诗社社长高源、书画院院长子豪。他们不但出力,还出钱,每当遇到急需用钱的地方,社长振臂一呼,大家便积极响应。前年,诗社办公室遭遇大水,需要修缮,大伙儿齐心协力捐出30多万元,将办公室修缮一新,这就是奉献精神的具体体现。
至于其他经验,我想成功的社团应该都有一些共性,诸如寻求政府支持,开展横向联合,与企业携手,与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合作等,做好“七进”工作。当然,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好的领头人,能够团结一帮人开展各项工作。这样社团就会充满活力,能够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进而有了社会影响力,最终得到政府支持和社会认可。
子 豪 行书马峥嵘《生查子·南天湖赏梅》碑刻
张树华 隶书刘禹锡《浪淘沙·其六》条幅
活动组图
《书法报·书画天地》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2-0062
编辑部热线:027-86780331
中国重阳书画展合作单位
汉兰笔庄
无边茶院
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
来源:书法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