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苏一女大学生近日发视频称,她在搭乘嘀嗒顺风车从南通前往苏州时,发现司机开启智驾后,多次双手脱离方向盘,剪完指甲又抽烟。反馈至平台后,平台已对司机进行封号处理,并补偿乘客8元无门槛现金券。
司机高速脱手开车,乘客吓懵了。
据上游新闻报道,江苏一女大学生近日发视频称,她在搭乘嘀嗒顺风车从南通前往苏州时,发现司机开启智驾后,多次双手脱离方向盘,剪完指甲又抽烟。反馈至平台后,平台已对司机进行封号处理,并补偿乘客8元无门槛现金券。
很多网友表示,平台封号看似严厉,但作用有限,因为司机可以在别的平台注册,基本不影响他继续接单。的确,要让司机长记性,不能光平台处罚,公共部门也要介入。
从媒体咨询汽车资深行业人士的话看,这辆顺风车是某品牌新能源汽车,拥有L2级别智能驾驶功能。厂家的设置要求驾驶员双手扶方向盘,否则会有提示音。该品牌车企某4S店销售人员也强调,车辆不会主动变道,只能保持车道居中。
按国际通行规则,自动驾驶一般分为6个级别,L0-L5级。数字越大,说明自动驾驶程度越高,其中L0-L2为辅助驾驶,L3级别以上才可称之为自动驾驶。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通常是L2级别。
在L2级别智驾功能下,双手离开方向盘是被严厉禁止的行为。不过,现有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说“驾驶员双手不得离开方向盘”,只有一条兜底性的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电视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违者一次记3分。
有律师表示,双手离开方向盘驾驶,会导致司机对车辆的控制能力下降,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无法及时作出反应,应当属于“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但现实操作中,由于缺少统一标准,罚不罚,怎么罚,很多时候由交警自由裁量。
此前某车圈自媒体大佬,因被人拍到双手离开方向盘刷手机,被当地交警罚款扣分。交警给出的理由是,知名人物的言行更容易受到效仿,处罚他也是一种安全警示。
但对普通司机,有的交警会网开一面。前几天南京雨花区一司机开启智驾后,通过路口时双手脱离方向盘操作手机。交警仅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没有扣分罚款。
这样的处罚力度,很难让人放心。要知道,现在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以及车企们对智驾模式的大力宣传,很多车主明知存在风险,仍会在驾驶途中“解放双手”。
在上述顺风车乘客发布视频的评论区,就有不少网友表示该款新能源车有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我高速也这么开”。今年过年期间,我一位去年换了新能源车的同学也说,他在高速上偶尔会不扶方向盘,“解放双手”。
在智驾模式多次发生惨痛事故后,有关智驾技术的规范使用,以及相应法规的更新升级,已经被提上日程,但最终落地,可能还得相当长一段时间。
监管和法规如何跟上快速发展的智驾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在智驾技术起步最早的美国,各州对智驾的要求不一,但在L2级别智驾模式下,要求司机双手保持扶住方向盘,是基本要求。
2023年8月,马斯克直播大秀特斯拉的智驾能力,45分钟内只出手干预了一次,事后被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发起调查。而特斯拉这两年推出的FSD功能(完全自动驾驶),也要求司机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还要施加一定作用力,且目光要保持专注。
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辆智驾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技术如何先进,其核心理念仍然是安全驾驶。对于智驾模式下司机的一些危险行为,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重视,对车企和司机施加约束力,对驾驶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该扣分扣分,该罚款罚款,才能减少人的侥幸心理。
来源:搜狐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