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员参与科普,有哪些独特优势与可行路径? | 解读科普法40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7:26 2

摘要: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修订的科普法于2024年12月25日施行,本次修法由原来的6章34条增加到8章60条,近50条内容被扩充和修订。(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新修订的科普法凝练过往经验,并上升为国家意志,对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即日起,《科普时报》特开设“科普法连着你和我”栏目,邀请专家深入解读该法,敬请关注。

中国林业科学院科信所副研究员

宁攸凉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张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

第五章 科普人员

第四十条 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应当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开展科普。

鼓励和支持老年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案例

院士专家巡讲团传递科技精神与担当

图源:光明网

2024年11月18日至21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走进香港。15位院士专家走进46所香港大中小学校,围绕人工智能、航天探月、地球探索、生物化学等主题开展科普报告和座谈交流,让香港青少年深入了解祖国的科技发展,了解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老一辈科学家攻坚克难、爱国奉献的精神和责任担当。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是由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于2002年共同发起的高层次科普活动,至今已在全国开展科普活动2000余场次,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第四十条对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参与科普提出了明确要求。

“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这是对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履行科普责任的一般性要求。科学技术人员,作为投身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各类科技活动的关键劳动者,堪称科学普及领域的“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为科普事业注入专业知识与创新活力。教师,肩负着知识传递、文化传承以及价值观塑造的神圣使命,无疑是科学普及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理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专长,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科普任务,广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大力倡导科学方法,深入传播科学思想,全力弘扬科学精神。尤其是在传播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与伪科学,以及点燃青少年心中科技梦想等方面,更应主动作为,充分施展才能,为推动科学普及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身的智慧与力量。

“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应当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开展科普。”科技领军人才是指在某个科技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并处于领先地位的人才,他们能够在该领域的科技发展中起到引领和带动作用。作为科学技术人员中的佼佼者,他们在特定研究领域乃至更大范围内拥有很强的影响力、号召力。他们能参与支持科普活动,例如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则更容易点燃青少年科技梦,并在无形中带动更多科学技术人员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共同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鼓励和支持老年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科学技术人员堪称科普事业的“第一发球员”,在科普工作的起始与推进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现阶段受评价机制等诸多因素掣肘,我国一线科学技术人员投身科普工作的积极性亟待进一步提升。当前,专业科普人才呈现出相对紧缺的态势,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高层次科学家投入到科普工作中的时间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普事业向纵深发展。

如今,退休老年科学技术人员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挥老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普工作中的独特作用。与其他群体相比,老年科学技术人员做科普具有两个独特优势——一是老年科学技术人员在成就与资历等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水准,他们参加科普活动,能生动传播专业性的科学知识,更容易被公众接纳和信任;二是他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充裕,也有意愿为社会继续发光发热,若能为其提供施展科普才能的机会和平台,他们一般乐意承担起相应科普工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贡献。

来源:中国科普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