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牛奶新规出台,行业迎来重大变革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09 17:07 1

摘要: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 1 号修改单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修改单将于今年 9 月 16 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国产纯牛奶将全面告别 “复原乳” 时代,迎来更为严格、纯净的生产标准。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第 1 号修改单引发广泛关注。这一修改单将于今年 9 月 16 日起正式实施,标志着国产纯牛奶将全面告别 “复原乳” 时代,迎来更为严格、纯净的生产标准。

所谓复原乳,是将牛奶干燥成乳粉后,再加水或牛奶制成的乳液,过去常被用于超高温灭菌乳产品,包括部分纯牛奶的生产。此次修改单对灭菌乳(即大众熟知的纯牛奶)的生产和标识要求作出重大调整,原标准中 “添加或不添加复原乳” 的规定及相关标注要求被彻底删除,这意味着未来市场上的国产纯牛奶必须 100% 使用生鲜乳加工,配料将更加纯粹。

我国对于液态奶中复原乳的使用监管并非一蹴而就。早在 2005 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就已明确引导企业减少复原乳使用,并要求以复原乳作原料生产液态奶应严格标注 “复原乳”,同时在产品配料表中如实注明其比例。此后,乳业相关政策标准持续完善,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 “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此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修改单的发布,正是落实相关政策要求的重要举措。

一直以来,灭菌乳允许添加复原乳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早期,随着经济发展,乳品消费需求大增,而巴氏杀菌奶(鲜奶)受限于产量及冷链运输条件,难以满足市场。在此情况下,保质期长、常温储存的灭菌乳应运而生,部分乳企因加工工艺及奶源供给能力不足,采用复原乳作为原料。

但如今,我国奶业已取得长足发展。在奶业振兴政策推动下,奶类产量持续攀升,生产方式也发生巨大变革。农业农村部连续 16 年对生鲜乳抽检监测,合格率均保持在 99.9% 以上,2023 年更是达到 100%,生鲜乳的主要营养卫生指标已达世界先进水平。这表明我国不仅在生鲜乳产量上能满足液态奶生产需求,质量上也完全可支撑乳业高质量发展。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牛奶相关企业超213.8万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3万余家。

从区域分布来看,湖南省、广东省、山东省牛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超过19.1万余家、16.1万余家和15.2万余家。此外,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牛奶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2.39%。

此次新规实施,对整个乳业产业链影响深远。从产业角度看,将倒逼乳企更加重视上游奶源质量,促进养殖与加工环节构建长效利益联结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指出,新规确立了以生鲜乳为原料的奶业产业体系,有助于避免产业大起大落,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对消费者而言,新规带来诸多利好。一方面,以生鲜乳为原料生产的纯牛奶能保留更多天然营养成分,提升产品天然性与新鲜度,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健康体验,增强消费信心。另一方面,产品包装将只标注 “纯牛(羊)奶” 或 “纯牛(羊)乳”,标签更加简洁清晰,消费者选购将更加便捷。

在国际市场方面,此次修改单也将产生影响。农业农村部奶及奶制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数据显示,部分进口灭菌乳产品使用复原乳生产。9 月 16 日修改单正式实施后,这类产品将无法以 “灭菌乳” 名义进入中国市场,这将进一步规范进口乳制品市场秩序。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早已要求灭菌乳生产仅以生乳为原料,如欧盟成员国、日本、新加坡、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美国仅在奶源稀缺地区,才允许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巴西也仅在受干旱等影响导致奶源短缺时,且仅限于公共供应的情况下才允许。我国此次新规实施,也是与国际主流标准接轨的重要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修订的国家标准仅针对灭菌乳,酸奶、调制乳或其他乳制品目前仍可使用复原乳。例如,市场上常见的调制乳旺仔牛奶、含乳饮料 AD 钙奶以及部分酸奶产品,如晨光原味风味发酵乳、轻上叶黄素酯蓝莓酸奶等,配料表中依然含有复原乳(乳粉成分)。不过,随着消费者对质量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未来这类乳制品的原料要求可能也会相应提高。

此次纯牛奶新规的出台,是我国乳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有力推动奶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升国产乳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健康的纯牛奶产品。

来源:如意商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