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活动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此次评选的20位“泉城非遗人”,既有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技艺的传承人,也有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创新者,既有让非遗走进校园、社区的教育者,还有以产业思维推动非遗发
四月的济南春意盎然,泉城非遗薪火相传。4月9日上午9:30,2024“泉城非遗人”授证仪式暨“看见!泉城非遗”座谈会在济南市文化馆举行。
活动由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济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此次评选的20位“泉城非遗人”,既有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技艺的传承人,也有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融合的创新者,既有让非遗走进校园、社区的教育者,还有以产业思维推动非遗发展的探索者。他们的故事,成为济南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注脚。
20人!“泉城非遗人”再添新力量
活动现场,“泉城非遗人”济济一堂,氛围热烈。
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波现场致辞。他表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济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方针,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服务社会发展。从“泉城非遗人”五年计划的启动,到首批20位标杆人物的涌现,再到今天新一批传承者、创新者的加入,可以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非遗工作者正以匠心守护传统,以创新激活文化,非遗正越来越成为美好生活的催化剂。
会上,20位“泉城非遗人”被授予证书。据悉,本次活动得到15个县区(功能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协会以及非遗从业者的积极参与,共推荐、自荐候选人百余位。最终评选出的“泉城非遗人”包括: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位,策展人、企业家、创意设计者3位,管理者、工作者3位,研究者、媒体人、传播者、教育者4位。
传统工艺赋能现代生活,非遗创新有话说
授证仪式结束后,特邀专家、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杜春围绕“文化创意赋能非遗创新发展”发表主旨演讲。杜春说,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生活融合,非遗创新发展应注重现代化、生活化、品牌化,针对用户体验偏好,通过设计、材料、工艺及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结合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营销,推进非遗资源创新转化与产业升级。
紧接着,“看见!泉城非遗”座谈会举行。2023“泉城非遗人”代表、国家级非遗济南皮影戏第五代传承人李娟,以“济南皮影戏的几种跨界姿势”为题,结合经过实践的10余种跨界发展、创新合作案例,进行了分享。济南刻瓷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单孟渤等2024“泉城非遗人”代表从技艺传承、产业赋能、社区扎根、国际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让大家看到了非遗的更多可能。
正如一位“泉城非遗人”在分享中所说,“非遗之美,美在匠心,美在创新,更美在每一位守护者的步履不停。以创新赋能传承、以融合拓展空间、以共享凝聚力量,携手同行,让泉城非遗融入时代脉搏,才会真正点亮美好生活。”
记者:刘瑞祥 摄影:黄中明 编辑:刘梅梅 校对:李莉
来源:济南时报-新黄河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