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9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正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探索建立“AI+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市高等级预警信息2小时内实现全网发布。
4月9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正全面推进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探索建立“AI+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全市高等级预警信息2小时内实现全网发布。
有效防范化解城市风险
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上海怎么更好地提升城市管理能级,有效防范化解风险?
市应急管理局局长马坚泓表示,在加强城市空间布局功能方面,将研究制定上海韧性安全城市建设指南,建立城市综合防灾韧性安全指数体系,编制“上海市基层单元公众版自然灾害风险与防灾避险提示地图”(试点)、上海韧性城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十五五”规划,推动应急管理关键设施和空间布局的全面优化。
在加强城市管理功能方面,特别要抓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努力打好电动自行车、城镇燃气、厂房仓库、建筑施工领域、工贸领域及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建筑保温材料全链条专项整治“5+2”攻坚战。建立短信、闪信、新媒体、公共区域电子显示屏、应急广播等组成的传播矩阵,实现全市高等级预警信息2小时内全网发布。
强化城市的系统韧性方面,重点在于推进城市管理能级的有效提升,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强执法和监管辅助决策;探索“AI+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加快灾害风险视频监控汇聚平台、指挥调度云视频平台、无人机空中救援协同体系等项目建设,体系性构建城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体系。
实现跨区域应急保障一体化
马坚泓表示,长三角应急管理专题合作机制建立六年来,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一方面,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地区自然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应用,着力提升太湖流域洪水与水量调度体系预调预泄能力,强化森林防灭火跨区域联合指挥、资源共享和应急响应,深化长三角地震监测站网一体化和震灾风险防治协同,系统提升区域复合型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协同处置效能。
另一方面,三省一市公安、交通、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联防联控,助力优化危化品行业营商环境。持续完善长三角区域安全生产执法联动机制,联合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
目前,长三角已经完成了上海国家级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江苏沿江(江阴)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安徽应对自然灾害抢险救援基地等建设,建立了以上海龙华机场、浙江建德千岛湖通用机场等为代表的区域直升机航空应急救援保障基地群,形成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联动和航空应急救援力量跨省(市)增援调度网络。
应急减灾救援博览会下月举行
今年5月13-15日,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预计将有约500余家国内外展商参展,专业观众预计将有望超过10万人次。
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杨东升表示,今年博览会创新设立“航空应急救援”“水域应急救援”“特种智能机器人”等细分专区。
其中,航空应急救援专区将集中展示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前沿技术;水域应急领域将有一批前沿性、尖端科技性产品和解决方案将会集中展示;特种机器人领域方面,凌天装备、宇树科技、云深处等将会带来一批性能卓越的国产智能机器人。
头图来源:图虫
来源:劳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