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彩巾帼 闪耀如“她” | 林冬梅:“菌草女儿”用一株小草书写传奇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9 23:35 6

摘要:值此春潮澎湃之际,“闽姐姐”开设“出彩巾帼 闪耀如‘她’”专栏,展播我省获评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先进典型风采。让我们循着如星辰般闪耀的巾帼足迹,汲取奋进力量,以“她智慧”“她担当”“她情怀”共同绘就八闽大地更加绚丽的时

她们

是科技前沿的破冰者

是两岸融合的推动者

是乡村振兴的耕耘者

是文明新风的引领者

在奔涌的时代浪潮中

广大福建女性

以智慧为笔

以奋斗为墨

在各自领域书写着璀璨的篇章

值此春潮澎湃之际,“闽姐姐”开设“出彩巾帼 闪耀如‘她’”专栏,展播我省获评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先进典型风采。让我们循着如星辰般闪耀的巾帼足迹,汲取奋进力量,以“她智慧”“她担当”“她情怀”共同绘就八闽大地更加绚丽的时代画卷!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

福建农林大学菌草与生态学院副院长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冬梅

林冬梅,这位被非洲人民亲切地称为“菌草女儿”的科技工作者,用20年时间将中国菌草技术播撒在45个非洲国家,让“幸福草”在广袤大陆上绽放出减贫奇迹。

从“菌草之父”到“菌草女儿”

菌草事业迎来传承人

2003年,林冬梅的人生轨迹发生了重大转折。那时,她已在新加坡定居十年,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当她看到父亲林占熺的鬓角渐生白发,脚步日益蹒跚时,心中涌起了难以言喻的触动:父亲老了,长年在艰险之地扶贫援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

林占熺被誉为“菌草之父”,是菌草技术发明人。“父亲总是说,‘发展菌草,造福人类’是他的使命。”林冬梅回忆道,“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科研精神,那份对菌草事业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感染了我。”于是,林冬梅毅然放弃了新加坡的优渥生活,回国加入了父亲的菌草技术团队。对于这一决定,她坦言:“我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但我想和父亲一起,把这份事业继续下去。”

林冬梅回国伊始便主动请缨,带着父亲研发的菌草灵芝新技术,到三明市将乐县积善村驻点试验,创建菌草灵芝生产基地,迅速走上了以菌草技术产业化应用为技术研发“造血”之路,并很快就使将乐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菌草灵芝生产基地。一路走来,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林冬梅跟随父亲深入宁夏、新疆等贫困地区,用菌草技术帮助农民增收。

林冬梅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科研精神,更将国际化的视野与开拓性的思维带入团队。她推动研究从“以草代木”食用菌栽培转向生态治理与工业化开发。在宁夏、内蒙古、新疆等地,她和父亲一起带领团队建立生态治理示范基地,在福建用巨菌草在平潭长江澳筑起3米高的防风沙障,让昔日“光长石头不长草”的荒滩重现生机。

“我们不仅要让菌草技术在国内开花结果,更要让它走向世界,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林冬梅坚定地说。她提出了“科研造血”模式,通过技术转让在南非、卢旺达实现了中国农业技术专利出海,成为发展中国家科技减贫的利器。

37次非洲行

播撒“幸福草” 共圆幸福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过去的20年里,林冬梅的身影先后37次出现在非洲大陆。“非洲的土地贫瘠,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无比强烈。”林冬梅感慨地说,“我想通过菌草技术,为他们带去改变命运的机会。”

在南非,林冬梅深入偏远乡村,目睹了当地单亲母亲每月仅有390兰特(当时仅约合人民币200元)的微薄收入,她深感痛心。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当地农民做些什么。她手把手教他们种植菌草,创新性地提出了“10平方米菇场”模式。这一模式简单易懂,非常适合非洲的贫困农户,只需利用一小块土地,农户们就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收益。这一模式迅速在当地推广开来,帮助无数贫困家庭摆脱了困境。

林冬梅的脚步并没有停留在南非。在埃及沙漠、马达加斯加盐碱地、中非战乱区,她都带着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跨越山海,将菌草技术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角落。她深知,只有让非洲人民真正掌握这项技术,才能让他们摆脱贫困,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这20年里,林冬梅不仅亲自教授菌草种植技术,还带领团队组织培训了8000多名非洲学员,推动建立了32个旗舰示范点,让菌草技术在非洲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会一直为非洲这片土地贡献自己的力量。”林冬梅深情地说。

菌草技术已在106个国家扎根

将菌草栽培灵芝的专利技术转让给企业;将菌草技术转让至南非,并实施“基地+旗舰点+农户”模式,使当地农民掌握技术并脱贫致富……菌草技术通过国家援助项目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于2017年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推进项目。

以菌草为媒,从东海之滨到撒哈拉边缘,“菌草女儿”林冬梅用柔肩担起了科技外交的使命。在林冬梅手中,菌草技术的生命力也迸发出多维价值。在黄河沿岸,巨菌草如勇士般屹立,短短100天便固住了流沙,筑起了一道千里生态屏障,守护着黄河流域的安宁。在新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上,建立菌草防风固沙与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在联合国的讲坛上,这项技术更是熠熠生辉,被认证为可助力实现13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神奇“钥匙”。

在非洲东南部的莱索托,民歌唱响了“她是希望之物”的旋律,菌草技术成为当地人民心中的希望之光。而在中非,总统亲自授予林冬梅“国家感恩勋章”,这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小而美”菌草项目国际影响力的彰显。

如今,菌草技术已在106个国家扎根,1.5万余名各国学员成为“幸福草”的传播者,项目三度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我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奋斗,用菌草带动经济发展,帮助农民摆脱贫困,并让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林冬梅动情地说道。作为联合国项目的组织者,林冬梅从未停下脚步,她正推动菌草技术的二次升级,努力实现高固碳、高固氮、零废弃,她坚信,菌草虽小,却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来源:闽姐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