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商品滞销/过期库存大,80%责任与中高管理有关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0 00:40 7

摘要:药店商品滞销或过期库存问题,中高层管理者(采购经理、运营经理、商品部经理)需承担主要责任,原因如下:

药店商品滞销/过期库存大,80%责任与中高管理有关,

药店商品滞销或过期库存问题,中高层管理者(采购经理、运营经理、商品部经理)需承担主要责任,原因如下:

1、采购经理:选品与采购策略失误

盲目采购:未基于销售数据、市场需求或季节变化制定采购计划,导致商品适销性差。

供应商管理不足:合作供应商资质或商品质量不稳定,导致退货率高或消费者拒买。

库存周转忽视:未设定合理的库存周转率指标,大量采购慢销品或高单价滞销品。

2、运营经理:销售与库存管理失职

动销监管缺失:未定期分析商品动销率(如30天/60天滞销预警),未及时推动促销或调拨。

陈列与促销不当:高潜力商品未优先陈列或促销资源分配错误(如过度推销高毛利但无需求的商品)。

员工培训不足:未指导员工熟悉商品卖点或关联销售技巧,导致商品“无人会卖”。

3、商品部经理:品类规划失效

社区店:慢性病用药占比过高,忽略感冒药、保健品等高频需求。

医院周边店:未匹配处方外流品种,或DTP药房专业品类缺失。

品类结构失衡:未根据门店定位(如社区店、医院店)筛选品种,例如:

汰换机制缺失:未定期清理低效SKU(如年销量<10个的商品占用库存)。

市场响应迟钝:未跟进流行趋势(如防疫物资、健康零食等增量市场)。

1、动态调整品类结构

按“二八法则”聚焦核心品类(如20%的商品贡献80%销售额),定期淘汰尾部商品。

参考行业数据(如《药店品类分析报告》)补充高增长品类(如中药饮片、医疗器械)。

2、数据化采购决策

采购前需验证:

历史销售数据(同品类商品周转率)

周边消费者画像(年龄、病种需求)

供应商供货稳定性(断货率≤5%)。

3、建立库存预警机制

设定“商品效期ABC分级管理”(如A类效期商品提前3个月促销)。

采购与运营联合制定“滞销品处理流程”(如买赠、员工奖励销售)。

4、考核管理层库存指标

将采购经理的“库存周转天数”、运营经理的“动销率”纳入KPI,与绩效挂钩。

来源:药店微学堂张云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