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买车后,很多配置看似高大上,实际使用频率极低,甚至成为“鸡肋”。以下是常见的不实用配置,供你避坑:
买车后,很多配置看似高大上,实际使用频率极低,甚至成为“鸡肋”。以下是常见的不实用配置,供你避坑:
---
1. 自动启停(Start-Stop)
❌ 鸡肋原因:
- 频繁启动伤电瓶(换一块电瓶比省下的油钱还贵)。
- 市区拥堵路段频繁熄火/启动,体验差,多数车主一上车就关掉。
✅ 替代方案:直接关闭或刷系统永久禁用。
---
2. 大灯清洗装置
❌ 鸡肋原因:
- 除非长期跑泥泞路段,否则根本用不上。
- 清洗效果一般,还浪费玻璃水。
✅ 替代方案:手动擦洗或普通喷水足够。
---
3. 后排显示屏/车载电视
❌ 鸡肋原因:
- 使用率极低,手机/平板更便携。
- 增加购车成本,且容易过时(比如老款车的DVD播放器)。
✅ 替代方案:用iPad或手机支架代替。
---
4. 全景天窗
❌ 鸡肋原因:
- 夏天晒、冬天冷,多数人一年开不了几次。
- 可能漏水、异响,维修成本高。
✅ 替代方案:普通天窗或直接不要。
---
5. 换挡拨片(家用车)
❌ 鸡肋原因:
- 日常驾驶几乎用不到,性能车除外。
- 自动挡足够,手动模式也少有人用。
✅ 替代方案:普通D档走天下。
---
6. 车载导航(非联网版)
❌ 鸡肋原因:
- 更新麻烦,不如手机导航(高德/百度)实时、精准。
- 操作复杂,输入地址费劲。
✅ 替代方案:CarPlay/CarLife或手机导航。
---
7. 自动泊车
❌ 鸡肋原因:
- 识别车位慢,对复杂车位无效。
- 老司机自己停更快,新手不敢完全依赖。
✅ 替代方案:练好倒车技术,比机器靠谱。
---
8. 座椅记忆(单人用车)
❌ 鸡肋原因:
- 如果车基本一个人开,根本用不上。
- 多人用车时才有价值(比如家庭共享车)。
✅ 替代方案:手动调节也够用。
---
9. 触摸式按键(无实体反馈)
❌ 鸡肋原因:
- 开车时操作不方便,容易误触。
- 不如实体按键盲操精准。
✅ 替代方案:选带物理按键的车型。
---
10. 后排小桌板(家用车)
❌ 鸡肋原因:
- 使用场景少,不如放个iPad实用。
- 占用空间,可能影响腿部空间。
✅ 替代方案:便携折叠桌更灵活。
---
11. 发动机远程启动(无预装空调控制)
❌ 鸡肋原因:
- 如果启动后不自动开空调/暖气,夏天照样烫屁股、冬天照样冷。
✅ 替代方案:选带温控联动的远程启动,或直接提前下楼热车。
---
总结:哪些配置值得花钱?
✅ 实用配置:
- 胎压监测(安全必备)
- 倒车影像/360全景(新手友好)
- 座椅加热/通风(提升舒适性)
- ACC自适应巡航(高速神器)
- CarPlay/CarLife(车机互联)
买车前建议试驾体验,别为花哨功能多花钱!你的车有哪些“鸡肋”配置?欢迎吐槽
来源:御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