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四川省2025年项目攻坚工作方案》,今年我省将实施优势产业登峰、新兴产业壮骨、未来产业孵化、外商投资突围“四大行动”。当前,各地正以项目突破带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四川省2025年项目攻坚工作方案》,今年我省将实施优势产业登峰、新兴产业壮骨、未来产业孵化、外商投资突围“四大行动”。当前,各地正以项目突破带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投资保持稳定增长。
记者 王星:这里是位于成都市新津区的中铁高新智能装备基地项目,目前,一期盾构项目已经竣工投用,同步进行的二期项目正在进行土方回填和场平作业,整个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竣工投用。
这个总投资10亿元的“链主型”项目,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以及四川水发、中铁六院三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依托中国中铁在隧道掘进设备研发制造的技术优势,通过与地方资源深度整合,打造我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盾构机整机制造基地。
中铁高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章龙管:积极开展盾构机整机制造、桥梁钢结构、水工钢结构生产制造等,把我们的多项国家级单项冠军产品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整体投产后,基地将实现年产盾构机11台,隧道专用设备50台,钢结构年产量5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以上。
今年一季度,成都市新津区预计将完成工业投资8.5亿元、同比增长130%以上。工业投资强劲动能的背后,则来自于当地系列政策的持续跟进。
成都市新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投资服务科负责人 佟慧:建立了重大项目专班联系服务机制,同步出台了工业强区专项政策,组建轨道交通产业基金和制造业基金,成立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3个招商专班,今年以来,共引进产业化项目18个、总投资超18亿元,以重大项目的落地,助力工业强区建设。
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也在密集布局。在绵阳市涪城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富临精工”正抢滩机器人新赛道,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机器人关节是机器人运动的核心部件,目前,机器人智能电关节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本月下旬开始试生产。
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电关节产品项目研发经理 唐昌源:主要面向仿生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狗等领域,生产谐波、行星、直线电关节,是我们企业在精密零部件制造、微特电机等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目前已受理相关专利4项。全面投产之后,我们预计年产15万套电关节,带动区域内机器人产业链进一步完善。
绵阳市涪城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 杨蜀:围绕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新赛道,推动总投资103亿元的星际荣耀、天回航天尽快建成投产。聚焦新质生产力,先后招引玻芯成、星箭长空等项目36个,签约金额达到43亿元,预计今年一季度实现工业投资10亿元。
“两新”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各地工业企业在设备升级、智改数转等设备购置投资明显加快。在广元市旺苍县,这家从事退役光伏组件循环利用的生产企业格外繁忙,智能化拆解线能够将废旧光伏板“吃干榨尽”,被拆解成多种可回收材料,每吨产值4000元左右。今年以来,企业完成了设备升级改造,智能化率达到70%,生产效率提升了5倍,并申报了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
四川永安光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强:我们国家有4500万吨退役光伏组件的市场存量,每年还有1200万吨的市场增量,是一个产业规模超千亿元的“蓝海市场”。我们也紧跟市场需求,今年以来,我们投入600万元,用于生产设备的更新和智能化设备的购置,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我们将投资5000万元的二期项目预计在2026年底可以投用,届时,我们企业年处理退役光伏组件20万吨,年产值将超过10亿元以上。
按照《四川省2025年项目攻坚工作方案》,今年,我省将推动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全省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实现扭负为正,产业投资、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其他投资增速高于全部投资增速。从项目结构来看:今年,810个省重点项目中,产业项目445个,占比55%;从投资数据来看,今年1-2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1.5%。
本文来自【天府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