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观近日局势,中东火药桶的引线再次有被引燃的风险,美国一手军事打击胡塞一手威胁伊朗谈判。美国撑腰下,以色列南北持续挑衅,空袭加沙袭击黎巴嫩,不断拿抵抗之弧小弟开刀。
观近日局势,中东火药桶的引线再次有被引燃的风险,美国一手军事打击胡塞一手威胁伊朗谈判。美国撑腰下,以色列南北持续挑衅,空袭加沙袭击黎巴嫩,不断拿抵抗之弧小弟开刀。
要说真正的目的还是剑指伊朗,他们最担心的仍然是伊朗拥核。自从谈判消息传出,双方口水战不断,说法各执一词,眼看日期将至,谈判方式上仍在打口水战,背后不断互秀肌肉。
美国伊朗之间的剑拔弩张,一场核危机似乎已进入倒计时阶段,而双方在谈判前夕的心理战更是打得火热。究竟是谈成还是大打,一方滑跪还是不欢而散都深深影响着中东未来局势走向。
在美国广播公司采访中,美国对伊朗公然发出威胁,声称在伊核问题上 “谈不拢就轰炸”。迫使对方屈服于自己强大的军事实力,并给伊朗国内持续制造压力,逼迫伊朗政府服软。
与此同时,美国军方又祭出了自己的航母大棒,五角大楼为了对付胡塞同时威胁伊朗,将“卡尔・文森” 号航母打击群调来与此前已在该地区的 “杜鲁门” 号航母并肩行动。
这两艘航母战斗群齐聚中东,携带着超过 150 架舰载机,对伊朗形成了强大的军事威慑。
路透社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位于印度洋的美军基地中,B - 2 隐形轰炸机的数量一夜之间翻倍,达到 6 架。这些具有超强隐身突防能力的轰炸机,确实有着极强的踹门能力,能对伊朗境内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伊朗方面并未表现出丝毫退缩之意。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与革命卫队高层同步发声,明确表示 “伊朗已为任何战争做好充分准备,但绝不主动开战!”
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更是亲自视察南部岛屿部队,实地确认导弹系统已全面就位,对外宣称 “所有地下发射架完成填装”。
伊朗《德黑兰时报》也在社交媒体上高调晒出导弹上架的画面,从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这些导弹严阵以待,目标直指美军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亚基地。该基地对于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而言至关重要,向美国表明其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2月,伊朗由商船改造而来的无人机航母 “沙希德・巴盖里” 号也已入役。满载排水量约 4.2 万吨,采用滑跃甲板和右倾的斜角甲板设计,飞行甲板长度达到 180 米,可实现无人机短距起飞、阻拦降落,能起降更大的固定翼察打一体无人机或是自杀式无人机。
虽然和美军尼米兹级航母和福特级航母不可同日而语,但胜在以逸待劳。美军双航母战斗群已在也门附近鏖战三周,人困马乏疲惫之师,弹药方面也消耗巨大,伊朗的无人机可以对美军基地和海上舰队构成一定威胁。
作为全球石油运输的咽喉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运石油贸易。对于美军而言,其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与航母战斗群的物资补给、兵力调动等行动,都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这条海上生命线。
而霍尔木兹海峡完全处于伊朗导弹的有效射程之内。一旦美伊冲突爆发,伊朗极有可能凭借其导弹优势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将对全球能源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引发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尽管战争的阴云密布,但双方仍有一丝通过谈判解决危机的希望。
据悉,伊朗和美国将于 4 月 12 日在阿曼举行高层谈判,这也是自 2018 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后,两国首次正式接触。然而,谈判尚未开始,双方已在谈判形式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心理博弈。
美国坚称此次是 “直接对话”,试图以此彰显其在谈判中的主导地位,给伊朗施加心理压力。但伊朗方面则强调这是 “间接谈判”,并表示双方代表甚至可能分处不同房间,由阿曼官员从中传话。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直言,美国 “命令式谈判” 不可接受,只有间接谈判才能确保平等对话。这种态度差异的背后,是美伊两国长期以来积累的信任赤字。
美国政府希望通过军事威胁和制裁施压的双重手段,迫使伊朗在核设施、导弹技术等核心问题上全面让步,甚至提出了 “完全拆除核设施” 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
而伊朗始终强调其不谋求核武器,但要求美国必须先解除制裁,恢复伊核协议框架,并坚决拒绝在威胁下妥协。在伊朗看来,美国在伊核问题上反复无常,当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定,早已让美国在伊朗面前信誉扫地,如今想要重新谈判,却又摆出一副强硬姿态,伊朗自然不会轻易就范。
从目前双方的强硬立场来看,短期内达成实质性协议的难度极大。美国要求伊朗放弃核能力,伊朗则要求美国先解除制裁,双方诉求几乎背道而驰。
此外,以色列的态度也成为影响美伊谈判的一大变数。美国此次推动谈判,被部分人士解读为 “给以色列军事计划踩刹车”,但如果谈判最终破裂,以色列极有可能推动对伊朗的军事打击,一旦如此,中东局势必将彻底失控,陷入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深渊。
广大网友朋友们,你们对于美伊局势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百态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