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加之春游等活动增多,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加大。为切实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岚皋县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原则,全力守护生态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月2日,岚皋县四季镇月坝村护林员在清除路边的干枯茅草。 本报通讯员 邵欢摄
随着气温持续回升,加之春游等活动增多,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加大。为切实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岚皋县坚持“预防为主、防灭结合”原则,全力守护生态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咱们大道河山连着山,防火可不敢马虎。”4月7日10时许,笔者见到大道河镇集镇社区倪家梁片区护林员王全喜时,他正在大道河镇集镇社区倪家梁的进山路上,叮嘱来往村民。
这是近期王全喜每天都会上演的“保留节目”。67岁的王全喜负责30余亩责任林巡护工作。3月中下旬进入特巡期以来,这位老护林员几乎“长”在了山上。
巡山途中,王全喜就像台山林检测仪:在防火隔离带附近,查看腐叶厚度,新土覆盖是否严实;看到有人上坟,就掏出泛黄的笔记本,记下祭扫者姓名和祭扫地点、时间;碰见进山的村民,他更是化身“复读机”,把“禁止带火种进山”再三叮嘱……
“我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简单吃口饭就上山,一天要跑好几趟。”说话间,王全喜掏出随身携带的镰刀,蹲下身子割掉路边干枯的茅草。
作为秦岭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域,大道河镇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利用悬挂横幅、村广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持续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并在每个村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在关键点位设置了警示牌和劝导站;组织镇村干部和护林员加大巡查力度,切实把火灾消除在萌芽状态。3月中下旬以来,全镇34名护林员、15名林长共计开展巡山护林200余次。
四季镇月坝村的山林间藏着村民致富的“绿色密码”:500亩铁皮石斛与林木共生,林下养鸡场、中蜂养殖基地星罗棋布。村护林员祝振松、陈光明每天要巡山4次,既当“森林安全员”,又当“产业守护员”。
“我管护的这片林子总共1000亩,林下产业比较多。这些产业都是大家的收入来源。最近,我得跑勤一点,给农户和产业负责人做好防火宣传。”祝振松说。
为织密森林防火“安全网”,四季镇构建了“人防+制度防”体系: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包村责任人逐户宣讲政策、发放明白卡;与苍水国有林场建立“林长+护林员”双巡机制,每日开展“三时段”重点巡查,对林下产业区、墓群集中区等易发火灾点实行“网格化”监控;加强物资储备,做好设备养护,确保关键时候用得上、用得好。
“四季镇森林面积14.46万余亩。我们设立重点区域卡口1个、景区卡口1个,全镇68名生态护林员每天巡林3次以上,全力抓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四季镇副镇长刘金果说。
岚皋县针对地貌复杂、林草资源分布广的特点,聚焦“预防为先、责任到岗、群防群控”工作主线,紧盯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加大野外火源监管和群防群治力度。全县设置防火卡点20余个,1400名护林员每人平均每月巡山22次,坚决守住“防火线”、筑牢“防火墙”。
来源:陕西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