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在韩国与女明星亲密互动的辛巴,又在直播间暗讽某网红“三观不正”,表情严肃好似双方有什么“恩怨”......
辛巴的每个举动都能掀起大浪。
刚在韩国与女明星亲密互动的辛巴,又在直播间暗讽某网红“三观不正”,表情严肃好似双方有什么“恩怨”......
01
在韩国卖了10亿的辛巴
疑似炮轰韦雪
最近,辛巴带领徒弟蛋蛋及辛选团队出现在韩国,开启了今年辛选出海的第一站。
直播期间,辛巴与韩国女星李多海的亲密互动,羡煞观众,甚至辛巴还给李多海表演了“库存消失术”——数到三,直播间瞬间卖出22万单。
而在韩国,除了与李多海的互动,辛巴又一举动引发网友无限猜想。
直播期间,辛巴突然暴怒——
“40岁女人喜欢22岁小伙,啥价值观啊?直播间里全是女人,我就问问你们正常吗?你觉得你真能得到幸福吗?你能永远保持在财富地位的最顶端吗?”
辛巴没有明确指出是谁,但据多家媒体曝出,这番话很明显是指向了主播韦雪。韦雪被称为“80后辣妈”,曾与两位富豪先后产生情感纠纷,现任男友又是一位22岁的年轻男生。所以这个指代已经很明显了。
辛巴为何要开怼?有多家媒体猜想,辛巴在韩国卖了一款化妆品,疑似与韦雪直播间的产品冲突了,而后者的月销已达到2亿元。
话锋一出,舆论便扯向两个极端。一边是支持辛巴,认为其站在“引导社会风气”的立场;另一方则认为辛巴双标了,很多男性也同样如此,却未被苛责。
无论事实如何,其实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辛巴这次韩国成绩单的有了保障——仅第一天直播,辛巴团队就卖出了总计8.1亿元的货,而后蛋蛋发布战报称,“中国蛋蛋首战韩国,创历史新纪录,破10亿。”
对于无故躺枪,韦雪也在直播间“曲线回复”:
"我40岁有钱有颜有娃,没有那没用的老公,我差啥你告诉我?他图我什么都不重要,因为他图的刚好我都有,所以我一点都不慌,图什么都可以!"
韦雪的霸气回应,被网友称为“人间清醒大女主”,也为此插曲按上了暂停键。
此番事件中,辛巴靠怼人博得了流量,而韦雪也凭着率直、豁达的人设斩获了一批拥趸。令人不禁好奇,这位在近几年直播领域中频频出奇的“大女主”究竟有何魅力?
02
抖音“一姐”的草根逆袭
韦雪的成名史,堪称一部“黑红”逆袭史。
试想,如果你出生在广西的一个普通家庭,初中辍学,早年到北京打的第一份工是给人洗头,后又混迹夜场买酒。你能想象自己有一天会成为全网顶流网红,年入9亿吗?
在爬上抖音“一姐”的位置前,韦雪先是嫁给一位富二代,生下一儿一女,被传离婚后分走600万元家产。
而后,又与“沪上皇”秦奋陷入情感纠葛,拿着一本狗血“带球跑”的剧本,震惊全网。网上流传最广的版本是,韦雪怀着孩子,又收下4500万打胎费后在国外偷偷生下,随后带着孩子回国“认亲”,获得高达9亿元的抚养费。
这段“履历”,甚至让一旁的王思聪都惊掉了下巴,大呼其为“高端玩家”。
就这样,韦雪,一位没学历、没背景、没资源,仅靠长相、狠劲、心计,生生撕开豪门的金库。从仰慕有钱人,到成为有钱人,韦雪走了十年。
当年的韦雪,在互联网上的代称是“捞女天花板”。百度百科称,“捞女”指以获取金钱和物质利益为主要目的,通过情感或身体交易换取资源的女性群体。
而韦雪似乎对此毫不在意,甚至在回归的直播中主动强调自己的整容史、情感史,把这些旁人避之不及的黑料坦诚相告,成为直播间的吸睛话题。
网友赞美她漂亮,她表示:“我不是长得好看,我是整得好看”
前夫给她刷礼物,她淡淡地表示:“谢谢前夫哥的三瓜两枣”
这些豁达,也为她的事业添上了一抹艳色。
大约在2024年11月,前男友秦奋现身直播间狂刷礼物,直接把前夫陈平挤下了榜一。彼时,韦雪的身边还坐着新任男友。
八卦,是互联网时代天然的兴奋剂。
一时之间,韦雪直播间涌进了900万人,单场直播最高吸金2500万。而韦雪凭着这样的套路,硬生生地把近一个月直播间销售额冲上了1亿元。
当时间刻度拨到了2025年时,一则#曝韦雪今年直播收入已超9亿#冲上热搜,网友突然发现,这个站在舆论两极之间的“捞女”,正凭着直播间书写自己的财富剧本。
据达多多数据显示,截至1月2日的过去30天内,韦雪共开启13场直播,场均观看人次超500万,场均销售额达到2500万-5000万元,总销售额超过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灰豚数据显示,韦雪直播流量推荐流占比81.8%,而同类型主播的平均水平只有50.5%。
03
抖音的“新王”,从不缺故事
无论是韦雪,还是辛巴,争议背后折射出直播流量的真相:情绪价值才是流量密码。
细数那些有头有脸的顶流主播们,每一位都带着大瓜,每一位的故事都“保熟”。
辛巴靠怼人掀起一轮轮“流量分配权的争夺”;韦雪不停宣泄八卦故事制造吃瓜流量;张兰也同样用家庭琐事带起一波波红利;小杨哥的“反向带货”抓牢了看客的心理,平台也乐意看到这样的“传统势力”维持基本盘。
从早期的“正能量鸡汤”到如今的“撕逼带货”,涌进直播间的看客消费的早已不是商品,而是情绪。
在这个时代,被骂不可怕,没人讨论才可怕。
尽管直播电商行业都在努力“去头部化”“去中心化”,但平台还是希望那些扣人心弦的故事不断喷涌而出。
就像网友调侃的,我们以为自己在吃瓜,其实都是平台养的猹。
可以预见,抖音下一位“新王”的瓜用永远管够!
来源:老高电商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