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包媒体机酒成热门话题,车展的看点到底应该是什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0 10:39 2

摘要:先来看一看具体内容吧。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在即,与车展相关的热门话题自然会陆续出现;大多数汽车爱好者都在等待技术和车辆相关的话题,但是前两个热门话题分别是上海车展主办方的罗生门事件,其次则是丰田汽车成为首个“包机酒”的车企。

提问:

您怎么看丰田汽车上海车展“包机酒”的热门话题?

在读者提问里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该怎么解读这个问题呢?

先来看一看具体内容吧。2025年上海车展开幕在即,与车展相关的热门话题自然会陆续出现;大多数汽车爱好者都在等待技术和车辆相关的话题,但是前两个热门话题分别是上海车展主办方的罗生门事件,其次则是丰田汽车成为首个“包机酒”的车企。

“包机酒”指的是车企承担参展媒体的机票和酒店费用,也就是全包“差旅费。”

这在曾经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车企邀请哪些媒体来参展,那么这些媒体就要为车企发稿;虽然两方之间本就会有合作的费用,但参展人员的差旅费也往往都是由车企来承担。这并不足为奇,毕竟媒体掌握了话语权,车企是需要媒体去积极为品牌和产品发声的。

那么这样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为何会成为关注焦点呢?

究其原因是近两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诸多媒体(含自媒体)的“受邀量”大大降低,即便受邀前往也不见得会被报销差旅费;所以再出现这样的案例才会吸引眼球。而其背后的原因其实是车企营销思维的变化,简而言之,媒体作为传播媒介的价值正在缩水,车企在自行培养传播媒介。

相信持续关注汽车行业的人们总会发现近两年的变化,在汽车营销领域里出现了大量的“神级人物。”

这些人物往往都是企业人,且非常有“网感。”

于是这些人逐渐成为汽车领域里的焦点人物,在技术和产品发布的时候,往往只要其能够出现则能够获得大量汽车爱好者和消费者的关注。同时车企又在培养所谓的“品牌饭圈。”这一人群中有车企培养的专业营销人员或者合作的第三方服务公司,以其为核心,综合焦点人物的号召力;久而久之则会形成相当的规模,最终“品牌饭圈”配合“焦点人物”形成一条属于企业和品牌的自媒体传播途径。

此类车企对于第三方媒体的依赖程度会大幅降低,于是诸多媒体在逐渐失去“商单,”更难有车企提供的“包机酒”的“免费旅行”的机会。

其实笔者始终认为某些车展已经成为“车企和媒体的狂欢节。”

车企发布,媒体编辑,一通瞎吹,车展闭幕。

真正有时间、有条件去现场看展的人是很少的, 绝大多数汽车爱好者是需要通过线上方式去了解车展内容的;可是现在的车会展已经成为车企和媒体的舞台,甚至于开展初期都是“媒体日!”想要看展都进不去。

所以车展的看点到底是什么?曾经不过是看发布会和媒体收费并加以美化的文章或视频。现在无非是看“品牌饭圈”更离谱的包装后的内容罢了。所以车展的看点只会越来越少,2025年的车展看点或将更少,因为热门话题的讨论必须谨小慎微。

回顾2024年里的车展,看点主要是:

智驾相关焦点人物相关新能源汽车

在今年的车展里会出现与智驾相关的热门话题吗?

可能并不会。

因为因错误定义或包装初级(2级)组合辅助驾驶而造成的多起严重交通事故还历历在目,个别案例到现在还没有解决好;加之个别城市已认可有条件自动驾驶或完全自动驾驶家用车的合法性,但却没有一家车企真正打造出这样的汽车。

现在的智能汽车在关键时候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功能,可能也就是“SOS”了;所以再瞎吹也就说不过去了,可以说再瞎吹则必遭反噬,这个话题很难出现。

焦点人物相关话题也很难出现。

毕竟去年关注度最高的几个汽车行业焦点人物都比较尴尬,有的调岗,有的投入了一家新势力车企但该车企已经在边缘徘徊,有的正在经历危机公关;还有些老牌角色面对着相关机构点出的和竞争有关的话题。

不宜再高调一些了。

否则其获得的流量必将是一把双刃剑。

于是最后只能看一看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话题,可是现在的电动、混动和增程汽车已经严重同质化;车子的驱动方案基本相同,甚至电动机、电池、电控和增程器的供应商都是一家;夸张的是连车辆的设计风格都越来越像,有什么看点?没什么看点了。下一阶段只需要看谁的车辆性价比高即可,这不需要浮夸的发布会,直接发布产品售价就好。

现在的车展就是这样。

不用消耗过多精力,等待看一看感兴趣的汽车的售价吧;短期内不会有什么颠覆性新技术的出现。

来源:天和Aut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