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章仔钧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大臣。章仔钧年轻时,名气就很大,大家都很敬慕他。
章仔钧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大臣。章仔钧年轻时,名气就很大,大家都很敬慕他。
黄巢起义时,各个藩镇都想聘请张仔钧,然而章仔钧最后选择投奔了王审知。他很忠于王审知,为王审知把守福建北大门长达二,三十年。
章仔钧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其主要原因有两点。
1、王审知得人心
王审知得人心,使得章仔钧很想见王审知。
王审知即位后,为了稳定当时的局势,亲自到叛乱的地方了解情况并安抚当地的民众,最后平息了叛乱。
这使得大家都很佩服王审知,并原意归附王审知。章仔钧得知王审知的名声后,主动投奔王审知,还要拜见王审知。
因为当时天下大乱,章仔钧为了避难,当然是投奔一个得民心的人,对他来讲是更有利。
2、王审知推荐章仔钧
章仔钧在王审知的推荐下进入了仕途,因此章仔钧非常感激王审知,就决定要忠于王审知。
章仔钧在见到王审知后,向王审知献了三策。王审知接纳了三策,并觉得章仔钧是个人才,于是向朝廷推荐了章仔钧。
章仔钧从一个流民变成了朝廷官员,身份的转变,让章仔钧有了依靠,所以章仔钧很忠于王审知。
王审知的人品让章仔钧很信服,所以章仔钧忠于王审知。这段历史也告诉了我们“得道多助”的道理。拥有良好的人品,是能够得到别人真心支持的。
参考文献:
《福建家训·章仔钧家训》
来源:肖邦青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