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的社交平台上,“低能量老鼠人”以日均步数个位数、洗澡拖延症、整点强迫症等特征强势出圈。数据显示,#低能量老鼠人#话题全网播放量超20亿次,灰色大鼠IP周边销售额破百万,印证着这场“废墟展览”的共鸣强度。
2025年的社交平台上,“低能量老鼠人”以日均步数个位数、洗澡拖延症、整点强迫症等特征强势出圈。数据显示,#低能量老鼠人#话题全网播放量超20亿次,灰色大鼠IP周边销售额破百万,印证着这场“废墟展览”的共鸣强度。
而这场“选择性高耗能”的生存智慧背后,隐藏着当代年轻人对效率社会的无声反抗,本质上也正是年轻人对“高能量叙事”的集体叛逃,他们用“葛优瘫”对抗“凌晨五点健身vlog”,用“摆烂”消解“年薪百万成功学”……
需要警惕的是,真正的低能量其实正在悄然吞噬你的人生可能性。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低能量会形成“负向增强回路”。如同《幸福的方法》中描述的“虚无主义型人格”,当人们持续回避决策消耗,大脑会逐渐将“不作为”设定为默认程序,最终陷入“活人微死”状态。
能量管理不当会让自身价值扭曲,需要正确引导。39岁的薇娅则用行动演绎着高能量范本。经历事业沉浮后,她最近的每一次亮相都让人感慨状态真好,无论是之前出席锋味派四周年活动,还是参加香奈儿大秀……现在的她眼里多了温柔少了凌冽,浑身多了松弛少了紧绷。
检索互联网平台,从鲜少的媒体报道以及薇娅的日常分享中,我们拼凑出了薇娅在不再直播后的生活,可以发现她将生活及工作拆解为三大“能量补给站”。
首先是“内核稳定剂”。退出直播后,薇娅保持自律、持续学习、沉淀反思、向上生长,看了很多以前没时间看的书,打卡了很多以前没时间去的地方,对人生、对工作、对世界有了更多新的理解和感触。正如《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所言,“稳定的核”让她在风暴中保持优雅。
其次是“情感蓄电池”。 从直播间隐退之后,薇娅不断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虽然每天也还有很多的工作,但是现在的她更愿意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相处,也和家人相处。
去年夏天薇娅陪着女儿妮妮打卡动物园,体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参观艺术展,沉浸在铜雕艺术的恢弘中,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去国家博物馆,领略五千年历史的文化精髓等等。
此外,还抽空陪着母亲一起旅行,用亲密关系对冲压力。研究发现,与家人相处1小时能提升23%的多巴胺分泌,这正是她镜头前眼里“多了温柔”的秘诀。
最后是“价值永动机”。薇娅持续投入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将助农直播经验赋能新主播。心理学中的“心流效应”在此显现——当她沉浸于热爱的事业时,能量消耗反成滋养。
这种“能量管理”让她在去年年会跳出专业级女团舞,用马甲线颠覆年龄焦虑。正如网友惊叹:“她看起来月经很规律的样子”,这句戏言背后,正是身体机能、情绪状态、价值创造的三重高能共振。
“低能量老鼠人”的流行,实则是Z世代对单一成功标准的解构。但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彻底躺平,而在像薇娅般建立“精准耗能”模式——把80%能量留给热爱之事,用20%能量维持基本生存。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既有高山又有低谷时,就以当下状态把握自己的步调。”此刻起,不妨将手机电量提醒设为能量预警:当现实生活的“电量”低于5%时,是时候启动你的“高能量充电计划”了。
来源:宅了一只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