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次回到家,与父母的关系就会变差?说话戾气会变重?

摘要:之前国庆假期回了趟家,本以为开开心心的七天宅家计划,在第二天就已经理想破灭。待在家就要面对被父母不停念叨的场面,所以假期的后面几天我是宁愿待在外面奶茶店,也不愿意早一点回家。

之前国庆假期回了趟家,本以为开开心心的七天宅家计划,在第二天就已经理想破灭。待在家就要面对被父母不停念叨的场面,所以假期的后面几天我是宁愿待在外面奶茶店,也不愿意早一点回家。

在网上看到一些网友说的,自己回家前后父母的态度变化,我觉得非常贴合——回家前的爸妈:宝宝什么时候回家啊;回家第一天的爸妈:欢迎宝宝回家;回家第三天的爸妈:你什么时候开学啊,快回学校去。不管假期多长,宝宝的称呼只存在于前两天。

待在家里每天像陷入循环一样,妈妈会不厌其烦说着同样的几句话,“都几点了还不起床!”“地也不扫,碗也不洗,一天到晚就抱着个手机”“别一直在家里不活动,多出去走走”。

我们眷恋着家的温暖,回家了就想多待一会,但同时也希望前三天父母的“爱护”可以延长一点,后面几天的“嫌弃”可以来得晚一些。

1 彼此不能理解的习惯

我们以睡眠习惯为例。

父母的休息时间一般都比较固定,晚上十一点、十二点就睡了,第二天能在八九点的时候起床准备早餐。

而作为大学生或者上班族来说,他们平时要上课赶早八、九点钟要到公司打卡上班的话,每天必须早起非常不易。所以一到了假期他们就会晚点睡,第二天十点过后才慢悠悠地起床。

Mary Carskadon和她的同事发现,如果一觉睡到自然醒,青年人能睡9小时25分钟。大多数青年睡眠时间不足,产生睡眠亏欠,经常会利用其他时间补觉

随着年龄增长,从青少年的生物钟经历了变化,褪黑素(大脑松果体产生的为睡眠做准备的激素)出现时间推迟,睡眠开始的时间推迟了,早晨的清醒时间就会比成年早期推迟1小时。

中年人则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总时间逐渐减少。从40岁开始,睡眠时深度睡眠就会逐渐减少,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多,夜间时常辗转难眠,易于觉醒。从成年中期一直持续到成年晚期,睡眠的时间还在改变。刘贤臣等人发现,中国老年人每日睡眠时间减少,且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较年轻人提前0.5 ~ 1小时。

我们认识到了父母和子女两代人身上存在着不同的“休息时钟”。在父母早起的0.5 ~ 1小时里,我们并不希望父母来叫我们起床,因为对于我们来说,按照父母的时间点起床就是感觉睡眠不足的。那么我们需要更清晰一点告诉父母,睡到什么时间叫我起床是比较合适的,我能接受的方式是怎么样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能接受的等等,尝试去设置你们之间的边界。当然,把门关上隔绝了空间和声音也算是设置边界的一种方式,只是会容易引起父母不满。

各位也可以思考看看,父母平时会怎么享受起自己的独处时光,鼓励他们把这段清晨的闲暇时光留给自己。(有没有那种上早课的兴趣班可以让父母去学一下!)

2 以担心为名的数落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听到父母会这样说,“你现在都xx岁了还这样,自己都照顾不好自己,以后怎么办”“你现在不结婚,老了以后怎么办”。

父母开始对孩子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感到担忧和不满。他们可能会担心孩子的未来,担心孩子的健康,担心孩子的安全。这种担忧和不满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压力,甚至感到反感。

由于长时间见不到面,通话的时长也有限,父母会悄悄把这些担忧压在心里,在假期时间里,一旦有面对面的机会,就会趁机反复提起。

虽然听到父母说这些话的时候,作为孩子能够理解这是父母在为自己的未来处境担心,但是另一方面,其实孩子也会感受到很受伤——为什么父母不能相信自己能够好好生活,为什么在父母眼里自己总是满身缺点,为什么父母不相信自己能做好安排……

通常我们可能是围绕着父母那句数落不断反驳和证明情况不是这样的,或者以“你不要管我”结束一次争执,但谁都不能接受对方的观点,所以同样的事情依旧在未来持续着。

3 “以爱为名”的掌控

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是控制型的教养方式。

控制型的教养方式一方面强调严格控制和无条件服从,另一方面以情感上的冷漠对待孩子,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父母常说“我是为你好”,但话里的隐含意思是“你一定要听我的”,根本没有给孩子选择权。

控制的内核往往披着“爱”和“关心"的外衣,打着“以爱为名”的旗号招摇撞骗,让被控制者难以反抗。

《隐秘的角落》里面的朱朝阳和他妈妈的相处细节就透露出一丝控制的意味,比如朱朝阳的妈妈每天都会准备一杯牛奶给朱朝阳,并监督他一定要喝下去,不能反抗。

随着孩子越来越独立自主,这套从小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受到挑战。从前只会被动听从父母的话的孩子,在成长之后逐渐踏出主动的一步,自己争取想要的生活。

1 有些句子需要主动改写

“频繁的指责是恶魔最有力的武器。”德国谚语如是说。指责和控诉会摧毁许多脆弱的关系,因为指责涉及一些已经过去或者已结束的事。它发出这样的信号:我是对的——而你不是!人们对指责只会争吵而无法协商。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把听到的内容做一下转化,认识到每一个指责(V)之后隐藏的愿望(W),从指责中寻找愿望。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就是两个人一旦吵起来了,在你一句我一句的激烈对抗当中,彼此越吵越上头。

就像我们在雪地里互相打雪仗,我感受到了你扔过来一个巨大的雪球,我也要用同样大的雪球攻击你,打到最后双方精疲力尽。

当我们认识到指责背后藏着愿望,雪球就变成了棉花糖,既不坚硬也不伤人,它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愿望。既然如此,我们是否也可以用更温和一点的方式去回应对方呢。

不依靠吵架、互相指责的方式,仅仅是温和地理解对方表达里传达的愿望,达到互相理解又能够顺畅沟通的目的。

2 尝试管理你的内疚感

有时候和父母想法出现分歧,如果执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可能会发展到争吵的状况,但和父母争吵并不是我们的本意,在事后反思的时候,内疚感就油然而生。

当内疚出现而让我们不知道如何行动的时候,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去和内疚进行一番工作。

内疚管理技巧的四个步骤:

① 评估内疚强度

1级代表最低程度的内疚,而10级代表最高程度的内疚。

② 找到你的真正原因

向自己提出这几个问题:

(1)我到底对什么感到内疚?

(2)我的内疚有多少源自我做过的或者是考虑要做的事情呢?

(3)有没有人(比如我的父母或配偶)故意想让我感到内疚?

③ 评估内疚强度,应对内疚

当内疚的强度不高,可以自己尝试去感受一下,描述一下,它对我们日常生活没有太大影响,则不需要过于关注。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内疚分数非常高,自己时常不能从这种强烈的内疚中走出来,或许我们可以和咨询师一起来探索看看。

④ 管理你的内疚

和内疚相处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自己以下这几句话:

(1)我们对父母那些负面的、复杂的、痛苦的感觉一定是合理的。这些情绪都是有原因的。

(2)我们无法控制和选择这些感觉。

(3)感觉本身并无好坏之分。

3 适时开启情感交流体验

我们平时也会看到这样的例子,有人在回顾自己成长历程当中,他能看到父母对自己是精心照料的,物质条件方面也非常不错,但是内心总是感觉不到父母的爱意,对外界的一切事物感受都很平淡。

出现这样的状况,其实是因为家庭在交流的时候往往希望回避冲突,不敢交流感受,也不能接受彼此的情绪。

从异地回家,让我们与父母的距离被一下子拉近了,各种开心、喜悦、失望、愤怒的情绪像烟花一样噼里啪啦地冒出来,这些部分也是我们过往生活中的一些缩影,只不过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快速上演。

辩证行为疗法(DBT)中的人际效能技能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倾听和沟通,保持一段积极和健康的关系。

当我们想要主动和父母沟通的时候,可以通过“GIVE法”来改善关系和积极地沟通。

“GIVE法”代表的是:

温和的(Gentle):不要攻击、威胁或评判他人

感兴趣的(Interested):用良好的听力技巧表现出兴趣(不要打断别人说话)

认可(Validate):承认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从容的举止(Easy manner):尝试有一个轻松的态度(经常微笑,轻松愉快)

之后有假期的时候,我们就以温和有礼的态度去倾听父母讲他们的事情,询问看看他们的想法,适当地对他们表示认可,在轻松氛围下的进行一场坦诚的对话吧。

不管怎样,假期回到家的时候总是能让我们放松一些,享受在家里当一条小咸鱼的。在家里,我们接受着来自父母的“关爱”,只不过这个“关爱”不一定都是那么亲切的,它既可以是妈妈用心给你准备的一碗排骨汤 ,也可以是在早上八点化身闹钟准时叫你起床。

往期高赞回答:

一个人彻底改变自己有多难?需要多大的勇气?

有哪些心理学小技巧可以运用在生活中?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承认错误?

从不主动联系是感情冷淡吗?

来源:安慰记心理

相关推荐